第213章 尋脈定穴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213章 尋脈定穴

    一片讚歎聲中,新羅世子乾運雙手捧著木匣來到全行儉麵前,他動作甚是恭敬,雙眼卻不加掩飾地露出挑釁的神色。

    眾醫師見全行儉麵有膽怯之色,紛紛給他鼓勁,一個道:“這位新羅樸郎被連刺死穴而無事,看來確實是天生異穴。”另一個道:“不錯,我看僧信行刺穴手法也隻是普通,全大賢隻需尋對穴位,完全不用怕他。”更有人給他出主意道:“石針堅脆,隻要直直入針,緩緩推行,不要把針折斷即可。”

    全行儉緩緩點頭,平複心緒,走到樸道炯身前,問信行道:“高僧,你畫個道吧,要我刺哪個腧穴?”

    信行撚須笑道:“刺要穴太過凶險,不如針砭四肢吧。”

    這番話頗有輕視之意,但全行儉不敢托大,點頭道:“如此甚好,便請高僧出題。”

    信行斜了一眼樸道炯,樸道炯立刻抬起手臂平舉,全行儉在一旁道:“請刺手樸郎五。”

    獨孤湘問李騰空道:“騰空子,這手五在哪?”

    李騰空伸手一捏她的上臂,道:“手五在臂外側,曲池穴上三寸處。”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既屈肘時在皮膚褶皺外緣,手五則在其上三寸,甚是好找。江朔笑道:“湘兒,你還女俠呢,一個練武之人連穴位都認不全。”

    獨孤湘嘟嘴道:“你當誰都和你一樣記性這好啊?這五穴又非運行功的要穴,點了也不能製住人,我去記它做什?”

    他二人說說笑笑,甚是輕鬆愜意,台上全行儉卻如臨大敵,在樸道炯手臂上摸索半天,遲遲不能下針。

    獨孤湘奇道:“這個手五穴並不難找,全行儉號稱大賢,怎連這簡單的穴道還要找半天?”

    醫家施針無非是按《明堂圖》按圖尋穴的經驗法,按《素問》所載的骨度分寸法,或孫思邈所創的指寸取穴法,三法而已。樸道炯既然是異穴奇人,自然不能按圖尋穴,而剩下兩法,骨度寸法是按患者骨節之間的尺寸按比例折算作為取穴的依據,指寸則是以醫生自己手指的指節為尺測量,但今日遇到這異穴奇人這些法子卻都不好使了。

    如全行儉所言,異穴奇人雖少,卻也不是沒有,漢家醫學傳承千年,出了多少名醫,什樣的怪人沒見過,什樣的怪病沒治過。對於奇穴郎亦早有尋穴、定穴之法。多數腧穴並非看不見摸不著的,而是有的在筋肉腠理之間,有的在骨節之上,有的凹陷,有的結締,更有的熱些,有的涼些,總之都有不同表征,以表征為引,無論穴位如何移位都能準確取穴。

    然而信行出題的“手五”隻是個平平無奇的穴位,此題看似簡單的很,但手五穴既無凹凸,又無涼熱變化,取穴隻能靠骨度、指寸之法,然而全行儉既知道樸道炯是奇穴郎,自然不能以骨度、指寸之法取穴了,因此他猶豫不覺,頗覺煩躁,心緒一亂,想要定穴就更難了。

    眾醫師均知此刻千萬不能催促,都屏息凝神看著全行儉,然而這又給了他無形的壓力,隻把他急了個滿頭大汗。獨孤湘等得有點不耐煩了,喊道:“喂喂……全大賢,你怎還不下針啊?”

    獨孤湘還坐在江朔肩頭之上,眾醫師聽她呼喊一齊回過頭來,立即看到了坐得如鶴立雞群般的獨孤湘。新羅人尚未不耐煩,獨孤湘一個唐人,自己倒先出聲催促起來了,眾醫師不禁都對她怒目而視,湘兒雖然頑劣,也不禁為之氣奪,吐吐舌頭不敢發聲了。

    全行儉被獨孤湘一喊,心緒被徹底擾亂,他本是儒雅大醫,講話總是客客氣氣的,但此刻隻覺心緒愈加煩躁,竟然出聲反擊道:“小女子懂什?這手五,一非會穴,二無骨陷,如今隻能以脈氣尋之……此等妙法頗耗費精力,料你也不懂。”

    漢人醫家在三國、兩晉之際就已經發現腧穴並非各自獨立的,而是循行經脈而行。至於經脈如河流流轉,在醫科大賢摒除雜念,凝神聚氣之下,能感知到細弱的脈息循行,如今全行儉用尋常辦法無法找到手五穴,隻能以此法尋穴,但脈細縹緲,難以捕捉,全行儉愈來愈急躁,自然愈加找不到“手五穴”了。

    獨孤湘被他反嗆,卻不買賬,嚷道:“你自己笨,怎怪別人?”

    全行儉反正也找不到,索性將樸道炯的手臂甩到一旁,對獨孤湘喊道:“小女子,你聰明,你倒說說如何尋這五穴?”

    獨孤湘“哼”了一聲道:“這還不容易?既說你笨,本女俠自然是聰明的了。”

    全行儉氣道:“好,好,好……你有什聰明法門,倒來說來聽聽。”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213章 尋脈定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213章 尋脈定穴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