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三章 奧爾梅克文明(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季敏傑 本章:第兩百八十三章 奧爾梅克文明(二)

    奧爾梅克的神廟除這種台廟的形製外,也有像塔頂神殿形式而建築於地麵的屋宇狀神廟,用作存放神像、祭師和供祭司活動、居住的場所。這種神廟通常是一層樓的平頂廳房,有單間獨立的也有組成庭院的,在主要的大門和出入口處還構築門廳柱廊之類,以石砌牆、柱,屋頂則用木作梁,但屋頂鋪以平展的土層或覆以石片,這種神廟也是日後墨西哥和瑪雅常見的形製。

    唯瑪雅中後期之作多以疊澀屋頂代替木梁,更為牢實,但神廟廳房開間進深都不大,這也是美洲建築始終保持的特色。在拉文塔的一座廳房式神廟(或宮殿)的地基下麵發現原來在建造神廟時還特別鋪築一層以蛇紋石塊鑲嵌組成的美洲虎(亦稱美洲豹,實際上美洲無虎,中國習慣用虎或豹通稱這種美洲熱帶叢林中最凶猛的貓科動物)的形象,寬達3米長達5米,美洲虎的頭部和毛發皆以方形條款按程式化的幾何形表現,類似麵具。

    美洲虎被奧爾梅克人奉為神物,地基下的這尊鑲嵌麵具也必有神聖的宗教意義,它一製成即被覆蓋並在它上麵建築神廟宮室,表明當時已有在重要建築下麵埋藏帶神聖意義的“寶物“以保證建築順利安全的習慣。這種習慣後來發展為神廟、甚至廣場翻修擴建時的填土增建方式,特別是台廟式的神廟,增修時就用泥土在原廟上四周填土覆蓋,於是新建之廟就把舊廟包裹起來,舊廟變成新廟的內核。

    由於土台都是實心的,這樣層層覆蓋並不困難,同時可保留和利用原廟及其地基已確立的神聖安全意義。奧爾梅克建築的這種習慣又有點像印度窣堵波佛塔的填土增修法,但到日後各地使用這種方法卻遠較印度頻繁並幾乎定期化,即有重大節慶時就填土加蓋一層,以致有些瑪雅後期神廟其包覆的內核達7至10餘層之多。

    奧爾梅克的祭台往往以整塊巨大石料製成,正麵以浮雕作成美洲虎的頭部形象,其程式化的表現有點類似上述的地基鑲嵌麵具。祭台下方有一類似門口的孔,孔內挖空,可放供品甚至讓人爬入洞內,而這孔就有虎口大張的意義,有時甚至刻成美洲虎的口。

    這種祭台及其裝飾的美洲虎大張其口的形象已有點近似中國青銅器上常見的“饕餮“紋樣。此外,奧爾梅克還流行另一種用巨大礫石雕成的台狀基或球狀的祭台,這類礫石高可及腰,重達數噸,石上往往以深淺不一的浮雕刻出各類神物神獸之像,亦以美洲虎麵具和神化的蛙、蛇形象為多。

    和這種巨石祭台雕刻相聯係的,便是奧爾梅克文化最著名而神秘的藝術文物——巨大的人頭雕像。奧爾梅克文化的巨石頭像被譽為“世界四大石器奇跡”之一,一共有17個,聖洛倫索10個,拉文塔4個,特雷斯薩波特斯2個,蘭喬-拉科巴塔1個。幾乎每個奧爾梅克城市都有鑄造人頭雕像,但存放之地似乎猶無定製,可能與某些自成一格的神靈崇拜有關。

    每座石像均由整塊玄武岩雕刻而成,尺寸最小的高1.47米,最高的有3.4米。它們的重量大概在22.7—50噸之間。這些巨型建築和複雜的城市規劃表明,這個文明很可能有著嚴格的社會等級製度。

    此類雕像雙眼橢圓(杏仁眼)、鼻子扁平、嘴唇厚大,且有著渾圓的頭型和頭盔,風格極為寫實,它們是奧爾梅克國王的化身,也是他們心中神隻的象征,象征著被神聖化了的世俗力量。那份自信的眼神,凝視著無盡的遠方,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奧爾梅克人的堅韌與不屈。

    其中,最大的一尊奧爾梅克頭像,高約305厘米,重約30噸,五官非常突出,因為鼻子扁平,嘴唇厚大,眼睛半睜,眼皮沉重,雕刻得非常生動。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頭上還戴著一頂裝飾有花紋的頭盔,頭盔的樣式同樣細致入微,花紋和裝飾很立體,而且頭盔遮住了兩耳,顯得很是與眾不同。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亞曆山大四世》,方便以後閱讀亞曆山大四世第兩百八十三章 奧爾梅克文明(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亞曆山大四世第兩百八十三章 奧爾梅克文明(二)並對亞曆山大四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