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蒼穹戰狼 本章:第1021章

    張嘉師作為一個道士出身的人,他對於道教的展是有著一定的理解。但是他並不是入室弟子,所以即使是在這一方麵,他更多的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最起碼,他作為一個“野路子”的道門存在,並沒有跟龍虎山一派的道門正宗的人有著深入的交流。

    而在張嘉師的理解當中,道教,佛教或者是儒家的展一旦得到了一個國家的最高控製者的推崇,那這個教派就能夠在短時間內迅展起來。

    正如同佛教一樣,佛教雖然是在“三武一宗滅佛”的行動當中損失慘重,但是佛教並沒有在哪怕一次滅佛行動當中完全消亡,相反,佛教即使是在後世都能夠展出一定的規模,就可以知道這些大型宗教的生存能力如何。

    ……

    佛教可以說是一種起源於外國的宗教,但是在中國的曆史上,佛教除了在東漢傳入之後的一段時間來並不算是一個大型宗教之外,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規模已經展成一個居於道教之上的大型教派。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名悉達多?喬達摩。2o歲時離家成道,此後被尊稱“佛陀”,意為覺悟者,簡稱“佛”,所傳宗教被稱為“佛教”。

    佛陀示現涅槃後的數百年間,佛教傳遍印度次大6。原始佛教內部由於對教義的理解不同,生分裂,進入部派佛教時期,主要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南傳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諸派,盛行於斯蘭卡,並傳遍東南亞地區,後傳入中國雲南。

    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切年代尚無定論,異說頗多,最廣泛的說法是東漢永平十年,漢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廣求佛像及經典,並迎請迦葉摩騰、竺法蘭等僧至洛陽,在洛陽建立第一座官辦寺廟——白馬寺,為我國寺院的祥地;並於此寺完成我國最早傳譯的佛典《四十二章經》。主要有漢傳、藏傳和南傳佛教三大派別。

    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永平八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的萬征途。在貴霜帝國,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並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禦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於“鴻臚寺”之“寺”字,後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後,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在公元68年以後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這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道場。

    曹魏嘉平二年,印度高僧曇柯迦羅來到白馬寺。此時佛教也從深宮走進了市井民間。隨後,曇柯迦羅在白馬寺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時期,安息國僧人曇諦,也在白馬寺譯出了規範僧團組織生活的《曇無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團組織章程都已齊備,一條中土有緣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鋪就,為中土戒律之始。

    曹魏甘露五年,一場受戒儀式在白馬寺舉行,這是一個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國佛教史上的事件。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壇,長跪於佛祖麵前,成了中國漢地第一位正式受過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體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老傳統被打破了。

    佛教在中國紮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這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和中文戒律,產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從南北朝開始中國佛教進入興盛展階段。南北朝時佛教已遍布全國,出家、在家佛教徒數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陽伽藍記》記載洛陽城中寺廟鼎盛時達到1367所,而北方的長安僧尼過萬,南方的建業也有佛寺數百座。

    ……

    而佛教的第一次崛起時期,可以推算到梁武帝時期。

    梁武帝蕭衍可以說是第一個“賣身”佛門的中國皇帝。

    梁武帝在位的半個世紀中,大力提倡佛教,寺塔林立,名僧濟濟。我們經常吟誦的唐代詩人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其中有許多寺院就是梁武帝主持修建的。據史料統計,南梁時的佛寺達2846座,僧尼有8.27萬人。

    梁武帝即位第三年,即天監三年的農曆四月初八,親率道俗兩萬餘人,在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重雲殿作《舍道事佛文》,正式宣布了他對佛教的皈依,並誓“寧在正法之中長淪惡道,不樂依老子教暫得生天”。他要求王公貴族乃至平民百姓也都信仰佛教。天監十八年,梁武帝還於無礙殿正式受菩薩戒,所以曆史上他有“皇帝菩薩”一稱。

    佛教思想對梁武帝的影響很大,史書上說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梁武帝的生活甚是節儉,日一蔬食,過午不食,草履葛巾,羅綺不染。5o歲後絕房事,遠離嬪妃。他把佛教慈悲戒殺理論和儒家“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的仁恕思想結合起來,不僅自己不食肉,還要求國家祭祀也要戒殺,用蔬菜果品代替原來的豬牛羊等。平日,命太醫不得以蟲、畜入藥,織錦不許加入鳥獸之形。這種慈悲觀不僅是對印度佛教戒律的重大展,而且也極具濃重的中國特色。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定秦曲》,方便以後閱讀定秦曲第1021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定秦曲第1021章並對定秦曲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