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禮部試(2)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996章 禮部試(2)

    

       第996章 禮部試(2)

      開寶寺,一處庭院中,狄諮握著長劍,端坐在一張凳子上,看著那被放在院子內的刻漏。

      水滴一滴一滴從刻漏上滴下來。

      時間如刻漏內的流水,一點一滴的流逝。

      終於,刻漏上的銅人敲響了小鼓。

      然後,開寶寺後的鍾聲也跟著響了起來!

      咚!咚!咚!

      鍾響三聲!

      吉時已到!

      狄諮站起身來,握著手中長劍,向前走去。

      在他身後,全副武裝的甲士,趨步而行。

      “奉聖旨,準牒敕,今年禮部試,一應考生入院之後,先行更衣,領取朝廷所賜書冊、筆墨、稿紙、號牌,然後方得入院應試!”

      貢院之外,禮部的官員已經拿著一個個銅喇叭在大聲宣布著朝廷的法令。

      而在開寶寺的前庭之中。

      來自禦龍第一將的將官們,已經分領著各自的士兵,將宮中賜下的貢士服,抬到了一個個齋院內。

      所有士人,都需要在此更換貢士服與貢士靴,並領取朝廷為他們統一采購、準備好的筆墨紙硯、參考書、食盒、蠟燭,然後方許入開寶寺中的貢院,參加今年科舉。

      今年參加正奏名考試的貢生,有六千三百二十五人,另外明算科、明法科貢生數百人。

      加起來幾近七千人了。

      為此官家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給汴京城的成衣鋪下了訂單。

      整整準備好了八千套的貢士服和貢士靴。

      而且早在去年,汴京綀布價格大跌的時候,官家就已命開封府和戶部,采購了多達百萬匹的綀布,以平抑物價。

      這些布匹,雖然最後多數,被發到了東南、兩廣,成了當地禁軍和廂軍的衣賜。

      但也還有十幾萬匹,存在戶部。

      如今,稍微拿出一萬多匹,製作貢衣、貢靴,自然毫無問題。

      而且,朝政大臣們也樂於在這個事情上花錢。

      於是,所製貢衣、貢靴,都是照著最好的方向,用實了工料的。

      便連選的成衣鋪子,也都是最好的。

      一件貢衣,給工價三百文呢!

      就連貢靴也給價一百五十文!

      為了確保貢衣、貢靴的質量不出差錯,都堂那邊派了戶部尚書韓忠彥和工部尚書王存擔任‘知貢衣事’。

      還把十幾個禦史,送去監督各大鋪子縫製成衣。

      想到這,狄諮便忍不住在心中暗道:“這些文臣,對自己人倒是掏心掏肺的好!”

      “知道要管質量,也曉得大方了!”

      狄諮和狄詠一樣,都在沿邊當過基層將官。

      他可太清楚,平日朝廷的文官們在軍需物資上的吃相了。

      樞密院過一道,兵部再過一道,然後下麵的各級官員也還得分一道。

      最終落到下麵的大頭兵手上的,不過十之二三。

      於是,就出現了當年元昊叛宋時,大宋官軍的軍械甚至不如黨項人手的軍械的千古囧事。

      先帝勵精圖治,設立軍器監,努力追趕,直到永樂城之戰,才終於追上了黨項人的軍械水平!

      但,其他方麵依舊如故。

      這就是西軍將門們崛起的現實邏輯。

      朝廷的文官們,吃相太難看了。

      下麵的武臣,想要養兵,想要養出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

      就得自己掏腰包。

      武臣自己掏腰包養出來的軍隊,自然是隻屬於這個武臣自己的私兵。

      種家軍、姚家軍、折家軍,都是這來的。

      而呂惠卿在河東,劉昌祚在鄜延路,以及如今熙河路的呂惠卿,則是靠著天子信任,錢糧直接發到他們手。

      才養得起精銳敢戰的選鋒。

      但是,這些人的問題在於——雖然兵是養出來了。

      但很容易出現人亡政息,人走茶涼的窘境。

      一如當年,範文正公在陝西揀選出來的那幾支敢戰精銳。

      範文正公一走,沒幾年就廢掉了。

      好在,當今官家即位後,通過專一製造軍器局,先將軍械生產、撥付的權力,從樞密院和兵部手收回。

      使軍械生產歸專一製造軍器局,而其撥付則由諸司專勾司管控。

      這使軍需物資的生產、製造與撥付等事上的婆婆媽媽減少了一大半。

      沒有那多婆婆媽媽,趴在軍需上吸血,自然能送到軍中的東西就多了。

      最起碼,軍械甲具,都能保證質量。

      此外當今官家,還組建了直屬官家自己的禦龍第一將。

      並將禦龍第一將的錢糧、賞賜、軍餉等事,全部收歸己有。

      每月發響、發賞,四季衣賜、炭賜、米賜,都是從宮中派內臣,親自到營壘中,拿著點名冊發放。

      官家自己也會每隔一兩個月就駕臨禦龍第一將,檢閱大軍後,就開始親自監督賞賜。

      這使得禦龍第一將,哪怕就駐紮在汴京城外。

      成為了自太祖之後,第一支屯駐京城,卻沒有偷跑出營,去勾欄瓦子、半掩門廝混、賭博的軍隊。

      其軍紀之嚴明,叫朝野稱頌。

      此番科舉,官家下詔,並是以禦龍第一將,為貢院守備。

      並命他擔任‘提舉貢院檢校諸事’,負責發放貢服、書冊、食盒、蠟燭、筆墨。

      同時,負責貢院內部的送餐、燃香驅蚊、防火等事。

      當狄諮走到開寶寺的前院的時候,開寶寺的寺門已經全部打開。

      在官吏和官兵引領、前導下,天下二十三路的士人,拿著告身和文書,列隊從各個大門,緩緩而入。

      狄諮走到開寶寺前院,一處早已搭建起來,供他和其他監督科舉的武臣、內臣們登高指揮的將台上。

      官家差遣來,和他共同監督、檢校這次科舉的同提舉貢院檢校諸事宋用臣,已在這等候他了。

      “狄管軍!”宋用臣對著狄諮拱手行禮。

      作為官家親信,他自然知道,這位狄青之子,不僅僅是狄詠的兄長,同時,如今在宮中的那位臨真縣君狄小娘子,其實從小是由狄諮的夫人,而非狄詠的夫人教養長大的。

      換而言之,這位其實也是未來的國丈!

      而且,搞不好,將來的那位狄娘娘會更親近這一位。

      宋用臣也早有耳聞,官家有意,在狄詠卸任禦龍第一將指揮使後,由這位接替。

      一旦如此,則狄氏昆仲,相繼為禦龍第一將指揮使的事情,足以使狄氏一族,成為大宋第一將門。

      “宋都知!”狄諮很有分寸的微微點頭還禮,然後就坐到了將台上的主將位上。

      他是武臣,而且,還有可能是外戚。

      所以,盡可能的減少和內臣的往來,方是正確的。

      坐下來後,狄諮就直視前方,看著在官吏們引領下的各路士子,排隊進入一個個齋房。

      在內臣和官兵的共同監督下,在那些齋房中更換貢服、貢靴,領取相關物品。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現代留過學》,方便以後閱讀我在現代留過學第996章 禮部試(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現代留過學第996章 禮部試(2)並對我在現代留過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