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禮部試(3)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997章 禮部試(3)

        

           第997章 禮部試(3)

          “奉聖旨,準牒敕:今年科舉第一場,乃試之以本經!”

          “本經者,《易》、《書》、《詩》、《春秋》、《禮記》也!”

          “禮部用元祐三年二月乙酉詔:祖宗之製,詳略皆得,先帝之法,善之又善,朕當從之!”

          “乃依熙寧二年詔書,製五經題各二!”

          “諸生可自選所治本經,答其出題!”

          “所答題目,可參用《字說》、《三經新義》、古今典故、注疏或己之所見、所聞、所感,文字當以館閣楷書!”

          這是都堂宰執們,最後互相妥協出來的方案。

          新黨繼續保留了《字說》、《三經新義》的官方指定科舉參考書目的地位。

          而舊黨則將自家的學派思想經典,也塞了進去。

          在這個過程中,代表趙煦發聲的蘇頌,忽然橫插一腳,舉了嘉佑二年科舉,蘇軾以《論刑賞之忠厚》為答,歐陽文忠公以為善,仁廟不以為意,反推為佳話的故事。

          加入了本年科舉,允許士人將自己對聖人經義的解讀、感悟、感觸,來回答問題。

          隻要其能自圓其說,且不脫聖人仁義之教的樊籬。

          為此,蘇頌提出了‘六經注我’的最新口號。

          並贏得了都堂上下的一致認可——大宋士人,當如是哉!

          基本沒有人有異議。

          因為啊,這大宋的大儒,從宋初三先生開始,一貫如此。

          蘇頌隻是將之係統性的歸納為‘六經注我’。

          這很合理,沒毛病。

          所有人都是這玩的。

          於是,就形成了今年科舉的基本框架。

          所有人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

          贏!

          穿著皂衣的禮部吏員,敲著鑼鼓,在考場中穿行。

          一邊走一邊拿著一個銅喇叭,反複念著朝廷的公文。

          雖然有關今年科舉的注意事項和考試順序、答題要求,都早已在數日前,由都堂張榜公布,並在汴京新報、汴京義報的頭版上連續刊載了三日。

          但,為了防止考場上的士人,不知道或者遺忘了朝廷規定。

          故此,知貢舉章衡依舊要求禮部貢院的官吏,在每場考試前,都要宣講三次。

          以免有人在落榜之後,拿著此事當借口鬧事。

          吏員巡場三次後,就有穿著紫色公服的內臣,抬著一個個上鎖的箱子,進入考場。

          這也是本次科舉的最新改革措施之一——三位主考官出題完畢,天子批準後,所有考題立刻由皇城司選派專門的內臣,送到入內內侍省的‘版印務’進行雕版印刷。

          整個過程,由禦龍骨朵直負責監督。

          所有相關參與者,在整個過程,都被限製在皇城的版印務內不得外出、也不得與他人交流。

          印刷完畢,由禦龍左直指揮使燕辰帶隊親自看押。

          直到科舉日,方許交割到貢院。

          如此一來,就確保了考題不可能泄露——假如發生了泄露,也可以迅速進行排除,找到泄露的源頭。

          ……

          包誠看著發到自己麵前的試卷。

          十道正經題,被分成五個分類,用著墨字印刷在上麵。

          第一類,是易經題。

          他沒學過……

          直接略過。

          第二類,尚書題……

          學是學過,但他隻是掃了一眼題目的名字,就縮了縮脖子,明智的放棄了。

          因為熙州州學,請的教授,乃是橫渠門人。

          而橫渠門人,素來不擅尚書。

          第三類是詩經!

          包誠露出笑容來,熙州州學目前主攻的方向,在五經是詩經,在兼經則是論語。

          至於其他的?

          不好意思,多數學生還在打基礎的階段。

          好多人進了州學,甚至得州學的教授們,從韻書開始教起。

          不然,他們連官話都不會講!

          而韻書想要學通,起碼三年。

          好在,熙河路雖然文盲率高。

          但熙河的藩部首領們都不差錢!

          哪怕是過去,像包順兄弟這樣的藩部大首領,也都是重金請了儒生在家教導子弟讀書識字。

          至於現在?

          隻能說,請代入現代中東狗大戶!

          譬如包誠的祖父包順,去年光是去一次抹邦山朝聖,就布施香油一千多斤,牲畜以千計,還向佛牙舍利供奉了黃金、白銀、珍寶、玉石。

          自然的,在教育上他們也不吝嗇。

          像是包誠入讀的熙州州學,雖然建立的時間很短——元祐元年才開始興建。

          但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學齋、學舍、學田、學館,都已能秒殺內郡的許多州郡。

          特別是去年,包家在包順率領下,到廬州祭祖、省親之後。

          他一回到熙州,就在自家的牧場,模仿著廬州包氏的私塾,建起了熙河包氏私塾。

          因為有錢,所以,包順直接下令,所有包氏族人的孩子,都可以入讀。

          其中學習成績優異者,更是可以免費入讀。

          每年私塾成績排名前十的孩子,更是能拿到五十貫以上的賞錢。

          回憶著這些,包誠認真看起了題目。

          第一題:關關雉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謂《關雉》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何也?今朝廷欲舉關雉之義,以合修身治國齊家之道,汝且具義而書,限千字。

          第二題: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周禮曰:均貧富,孔子曰:均無貧,方今天下,富者雖未阡陌連野,貧者實無立錐之地,今天子欲舉先王之道,奉聖人之教,以求民富而國強,汝且以《碩鼠》之義,書先王之道,聖人之教,用於當今之法,限千字。

          看完這兩道題目,包誠就皺起眉頭來,感覺這兩道題目對他來說,似乎有些過於難了。

          這個時候,他看到了在卷子上,似乎還貼著一張黃麻紙。

          他好奇的拿起黃麻紙,發現上麵用著小楷,列舉著本次科舉需要避諱的文字和如何避諱的辦法。

          譬如,諸位先帝名諱與諡號、廟號,以及當朝天子的名諱自然都要避諱。

          但,當今天子聖明,為了防止給天下士人添麻煩,所以已有旨意,諸先帝聖名、廟號、諡號,皆可以用其陵名代指。

          譬如先帝,可書【永裕陵】。

          而天子本人名諱,則可以在遇到的時候,空出不書,號【空一格】。

          此外,兩宮慈聖閨名,皆為二字,隻要不是二字同書,則無須避諱。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現代留過學》,方便以後閱讀我在現代留過學第997章 禮部試(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現代留過學第997章 禮部試(3)並對我在現代留過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