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求法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濟遜 本章:第三百七十五章,求法

    那時候佛遊行在拘娑羅國,佛和大弟子眾在一起,他們在攝林中,還有很多名德、上尊長老也和佛在一起,有尊者舍利子、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大迦葉、尊者大迦旃延、尊者麗越、尊者阿難等,這些上尊長老,佛的大弟子等,他們在佛住的葉屋子附近住著。有一佛對諸比丘,你們等應該行於求法,為什我這樣呢,是我慈悲憐憫弟子,所以我要你們行於求法,你們不要行於求飲食。如果你們行於求飲食,不行求於法,這樣是你們自惡於自己。如果你們可以行於求法,不行求飲食,你們便是在自好於自己,我也有名稱。佛,什是諸弟子為了求飲食而依佛行,不是為了求法。是如果有弟子飯食以後,飯食的事情已經辦好,(過來吃飯的時間,佛弟子過午不食),飯食以後還有殘食。後來又有二個比丘來到此地,此二比丘饑渴無力,比丘對此二人,我已經飯食已,飯食的事情已經辦好,還有殘食,如果你們想食用便可以自己取來吃,如果你們不吃,我要把這些殘食泄到幹淨的地方,或者倒入無蟲的水中。這時候這二比丘中的一個比丘想,他想,世尊飯食以後如果還有殘食,如果沒有人取來吃,世尊一定是倒在幹淨的地方,或者倒入無蟲的水中,我今應該取來食用,於是他便取來食用。比丘食用以後,雖然他可以得到一日一夜的安隱,但是此比丘因為取食來吃,他沒有理解佛法意。為什呢,此比丘因為過午而食,他不能得到少欲,不能知道厭足,不能得到易食,不能得到易滿,不能得到知道時間,他不知道節限,不能得到精進,不能得到宴坐,不能得到淨行,不能得到遠離,不能得到一心,不能得到勤精進,也不能得到涅槃,比丘因為取此食物來食,違反了佛的意,(過午不食),這就是有弟子為求飲食而依佛行,不是為了法。佛,什是佛弟子行求法,不行求飲食。如果這二個比丘中的另外一個比丘,如果他想,世尊飯食以後,飯食的事情已經辦好,如果還有殘食,如果我們不取來吃,世尊一定是把這些殘食倒在幹淨的地方,或者倒入無蟲子的水中,但是世尊又,午後之食是殘餘食也,我今寧可不取來食用,他如此想以後,便不取食物來食。佛,此比丘因為不取食物來食用,雖然他在一日一夜中會有苦而不能安隱,但是此比丘因為沒有取食來食用,他得到如佛所的意。為什呢,因為這個比丘不取此食來用,他得到少欲,得到知足,得到易食,得到易滿,得到知道時間,得到節限,得到精進,得到宴坐,得到淨行,得到遠離,得到一心,得到勤精,得到涅槃,這就是此比丘因為不取食而得到如佛所的意,這就是諸弟子為了行求法而依佛行,不是為求飲食。佛告訴弟子,如果有法、有律,(佛法中的法有,善法,惡法。比如殺就是惡法,布施精進是善善,律也有善律和惡律),如果尊師樂意遠離這些法和律,而佛的上尊弟子等,他們不樂遠離,這樣的法和律不能繞益多人,不能讓多人得到快樂,這樣的法和律不是憐憫世間的法,也不是為和人求利益的法,不能為和人求到安穩和快樂。佛,如果有法和律,尊師樂意遠離,佛的中、下弟子不樂意遠離,這樣法和律不會繞益多人,不會令多人得到快樂,不是憐憫世間眾生的事情,不是為了和人求繞益的、求安慰的事情。如果有的法、律,尊師願意遠離,佛的上尊弟子也樂意遠離,這樣的法和律是利益多人的事情,可以使得很多人得到利益,是憐憫世間的事情,也是在為人和求利益的事情,是求得安慰快樂的事情。如果有法和律,尊師樂意遠離,佛的中、下弟子也樂意遠離,這樣的法、律是利益多人的事情,是可以使多人得到利益和快樂的事情,是憐憫世間的事情。那時候尊者舍利子也在大眾中,世尊告訴舍利子,舍利子,你為比丘法如法,我現在有一些背痛,我要休息一下。舍利子受佛的教導,他對佛,是,世尊。於是佛卷起僧伽梨衣服作枕頭,佛右側而臥,足足相累,作光明相,以正念正智慧常念坐起想。那時候舍利子對眾比丘,諸聖賢,你們要知道,世尊隻是在簡略的此法,你們怎樣理解佛的法意,怎樣把這個法廣泛告訴大眾,廣泛為大眾去這個法。這時候在大眾中,有一個比丘,他問舍利子問,尊者舍利子,如果諸長老上尊他們自己,我已經得到了究竟的智慧,我生已經盡,梵行已經立,所作已經辦,不更受後有,我已經知道了真如的法。其他修行梵行的人聽聞他這樣,便會得到歡喜。這時候又有一個比丘問舍利子,尊者舍利子,如果佛的中、下弟子,他們意求願得無上涅槃,諸梵行者看見他們有如此的行,也會得到歡喜,那此比丘所的意,於你尊者舍利子所是不同嗎。尊者舍利子告訴比丘,諸聖賢,你們聽我為你們。如果有法和律,如果尊師樂意遠離,而佛的上弟子不樂意遠離,這些上弟子有三種事情會毀,是什三種事情會毀呢,是尊世於此法、律樂意遠離的時候,佛的上弟子不能學習舍離,上弟子以此可得毀。尊師如果可斷的法,(比如斷殺,斷邪見。。。),如果佛的上弟子不去斷這些法,上弟子以此可得毀。對自己本來可以受證的法,上弟子舍下方便,上弟子以此可得毀。如果有法和律,尊師於此樂意住在遠離,上弟子不樂意住在遠離中,他們有此三種毀。如果有法和律,尊師樂意遠離,佛的中、下弟子不樂意遠離,他們也有三種毀,什三種毀呢,是如果有法和律,如果尊師樂意對此法和律遠離,佛的中、下弟子不學習舍離,他們以此可得到毀。如果尊師要斷的法,中、下弟子不斷此法,他們以此可得到毀。本來所可受證的法,他們舍下方便,他們以此可得毀。舍利子,諸聖賢,如果有法和律,尊師樂意遠離,佛的上弟子也樂意遠離,他們可以得到三種稱歎,什三種稱歎呢。是尊師樂意遠離的法和律,佛的上弟子等也學習遠離,上弟子以此可得到稱歎。尊師如果要斷的法,上弟子便斷這樣的法,上弟子以此可得到稱歎。所可受證的法,上弟子可以精進勤學,不舍方便,這是上弟子可稱歎的法。(佛法中的法,是一切,比如殺可以是一種不善法,憐憫救度眾生是一種善法,偷盜是一種不善法,布施是善法,法有善法惡法,律也有善律惡律。法有真如的法,有世間的法,這的是世間的法。雨也可以一法,雨可以是善法,可以是不善法,如果雨水多的氣,帶給眾生受苦難,可以這樣的雨是不善法,同樣,幹旱使得莊稼不能生長,幹旱對某一些事情來是不善法,而這時候下雨就是善法。。。。)舍利子,如果有法和律是尊師樂意住在遠離中,佛的中、下弟子也樂意遠離,他們也可以得到三種稱歎,什三種稱歎呢,是尊師於此法和律樂意住在遠離中,佛的中、下弟子也學習舍離,這是他們可稱歎的地方。如果尊師要斷的法,佛的中、下弟子便斷這樣的法,這是他們可稱歎的地方。他們所可受證的法,中、下弟子可以精進勤學,不舍方便的行,這是他們可稱歎的地方。舍利子對比丘,諸聖賢,有一種中道能夠讓你們的心得到住,得到定,得到快樂,是隨順法,次第隨順於法,得到自己對智慧的通達和覺悟,一直得到涅槃。舍利子,諸聖賢,什中道的法,可以令你們得到這些,舍利子,諸聖賢,如果你們的念在想惡的時候,你們惡念的欲也是惡,你們要斷這樣的念欲,斷自己惡念的欲,你們對自己內心中的恚、怨結、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慢、最上慢、貢高、放逸、豪貴、憎爭,你們自己內心對這些的貪念也是惡,你們內心執著於這些也是惡。你們要斷除內心對這些的貪和執著,這就是中道,你們要讓這個中道住在自己的內心,可以讓你們得到定,得到快樂,得到隨順法,次第隨順法,得到通達智慧和覺悟,也得到涅槃。舍利子,諸聖賢,還有一種中道的法,如果你們可以把這個中道的法住在心中,便可以得到定,得到快樂,得到隨順法,次第隨順法,得到通達智慧和覺悟,一直到涅槃。什中道的法呢,舍利子,諸聖賢,是佛的八聖道的法,是正見,正念,正定,正誌,正業,正語,正命,正方便,你們要讓這個中道住在自己的心中,這樣可以令你們得到定,得到快樂,得到隨順法,次第隨順法,得到通達智慧得到覺悟,得到涅槃。。。。這時候世尊坐了起來,世尊結跏趺坐讚歎舍利子,善哉,善哉,舍利子,舍利子為諸比丘法如法。佛,舍利子,你再為比丘如法的法,你要常常和比丘如法的法。這時候世尊告訴眾比丘,你們等當共同如法受持法,你們要誦習執持於舍利子所的法,為什呢,因為舍利子法如法,有法有意,是行梵行人的行本,是你們通達智慧得到覺悟的法,也可以讓你們得到涅槃的法,你們這些族姓的弟子,你們剃除須發,著袈裟衣,你們至信、舍家、無家學習道,舍利子今的法如法,你們要善於受持。。。。佛如是法,這時候尊者舍利子和眾比丘,他們聽聞佛所,大家歡喜奉行。

    *v本\文*/來自\瓜v\v子/**\網   g zb pi    ,更v新更v快無彈*窗**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心經的故事》,方便以後閱讀心經的故事第三百七十五章,求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心經的故事第三百七十五章,求法並對心經的故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