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諸法本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濟遜 本章:第四百零二章,諸法本

    那時候佛遊行在舍衛國,佛住在勝林的給孤獨園中。一世尊告訴比丘眾,如果有異學來問你們,一切諸法以什為本。你們應該問答他們,一切諸法以欲為本。如果他們再問你們,一切諸法以什為和。你們應該回答,一切諸法以更樂為和。如果他們問,一切諸法以何為來。你們應該回答,以覺為來。如果他們問,以何為有。你們應該回答,以思想為有。如果他們問,以何為上主。你們應該回答,以念為上主。如果他們再問,以何為前。你們應該,以定為前。如果他們問,以何為上。你們應該回答,以慧為上。如果他們問,以何為真。你們應該回答,以解脫為真。如果他們問,以什為訖,你們應該,以涅槃為訖。佛,這些是你們修行的法本,因為自己的心在種種法中取著更樂使得諸法和,自己的覺知心使得諸法來,思想使得諸法得到有,念是諸法上主,在諸法前應該以定觀照,自己的慧心於諸法中是最上的,解脫是諸法的真,涅槃是諸法訖,佛,比丘應該如是修學。佛,你們應該去修習出家的道心,於一切法中修習無常想,修習無常苦想,修習無我想,修習不淨想,修習惡食想,修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修習死想,知道世間的好和惡,佛,你們應該修習如是的想心。知道世間因眾生的習氣而有,你們修習如是想以後,自己於世間知道習氣、滅、味、患、和出要的真如,修習如是的想心。佛,如果你們可以得到如是的想心,你們便可以斷自己心中的愛,除心中的結,可以正知正觀一切諸法,到達苦的邊際。佛,什是正觀,是知道六觸,知道習氣、知道滅、知道味、知道患、知道出要,以自己自證聖智慧知道真如,這個名正觀察。佛,什是覺,是知道三種覺,知道習氣、知道滅、知道味、知道患、知道出要,以智慧知道真如,是為覺。佛,什是不知道自己的癡本,然後知道了癡本。是知道自己心中的有愛已滅,已經拔出自心有愛的根本,一直到不再生出有愛,這個便是不知道自己的癡本,然後又知道了一切癡本。佛,癡者,是癡自己的身,是眾生癡愛水、土、風、火四大所造的粗色身,此色身是父母所生,以飲食長養,自己所癡愛的身是無常的,是壞法、是散法,所以是癡。所謂癡本,是自己心中的三種愛,是欲愛、色愛、無色愛,是自己癡的本。癡成就自己心地的一切漏,在六觸處中,此六觸是眼漏,在眼睛視色中。耳漏,在耳聞聲音中。鼻漏,在鼻嗅香氣中。舌漏,在舌嚐味道中。身漏,在身覺觸中。意漏,在意知諸法中。這些都是自己心中的癡愛所成就的一切漏。佛,我今為你們了自己的癡愛和癡的本,是尊師為弟子心生大慈哀,是憐憫你們,為你們求利益,求安慰,我今已經做了,你們等也應該自己去修行。。。。。。一佛在迦維羅衛國,早上,佛著衣持缽入迦維羅衛國乞食,飯食以後,佛洗好手足,把尼師子壇放在肩膀上,入林中,在一棵樹下結跏趺坐。那時候有一個叫執杖釋的人,他來到佛所,他和世尊相互問詢以後,站在佛前問佛,沙門瞿曇,你以什為宗本,你什法。佛,執杖釋,可以讓一切世間,、魔、梵、沙門、梵誌,從人到,使他們沒有爭訟,修習離欲得到清淨的梵行,舍離諂曲,除悔,不執著有和非有,無想。佛,這些是我法的宗本,我也是如是法。執杖釋聽聞佛如此,他聽佛不是也不非,回頭離開了佛。他走以後,午後佛從宴坐中起來,去往講堂。佛在比丘眾前坐下,佛告訴比丘眾,今佛和執杖釋在林中議論的事情,這時候有一個比丘從座位上起來,他問佛,世尊,什是讓一切世間,、魔、梵、沙門、梵誌,從人到,使得沒有爭訟。我們怎修習離欲,得到清淨的梵行,怎舍離諂曲,除悔,不著有和非有,成就無想。佛,比丘,如果有人想出家學道,思想修習於道,應該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法中,不愛、不樂、不著、不住,一直到苦的邊際。(到苦的邊際,就是遠離苦的意思)。離開自己心中的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離開疑使、爭訟、憎嫉、諛諂、欺誑、妄言、二舌以及離開無量惡不善的法,是自己苦的邊際。佛完這些,從座位上起來,入室宴坐去了。那時候諸比丘想,世尊隻是簡略的為我們了此法,他們想,諸聖賢知道世尊略此法的意。於是他們便從座位上起來,他們想,佛常稱譽尊者大迦旃延,稱譽他是智慧的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一定可以為我們細此法。於是諸比丘前往大迦旃延住所,他們和大迦旃延相互問詢以後坐在一邊把世尊剛才的法如數的告訴了迦旃延,他們對大迦旃延,尊者大迦旃延,你可以再為我們廣大分別世尊剛才為我們的法義嗎,願尊者慈悲。尊者大迦旃延,諸聖賢,你們聽我為你們譬喻,智慧者聽聞了譬喻,則可以理解法義。大迦旃延,諸聖賢,就像有人想求得樹上的果,為了求得樹上的果,他拿著斧頭入林中,他看見果樹,果樹有根、莖、節、枝、葉、花、果,這個人的斧頭不會去碰觸果樹的根、莖、節、果,隻是觸及枝、葉。大迦旃延,諸聖賢法也是這樣。你們要知道,世尊是法眼、是法智、是法義、是法、是法主、是法將,佛一切法的真諦義,佛現一切法義,你們應該到世尊處再去問佛這個法義。你們可以對佛,世尊,願世尊為我們廣此法義。你們要如世尊所而善受持於法。比丘眾,是,尊者大迦旃延,世尊是法眼,是法智,是法義,是法,是法主,是法將,佛一切法的真諦義,現一切法義。我們等將回去佛所問佛,我們會如佛所善受持法。比丘眾又,尊者大迦旃延,世尊常常稱譽尊者,願尊者慈悲,可以為我們簡單廣此法的義,願尊者慈悲。尊者大迦旃延,諸聖賢,你們聽我,因為眼睛見色,生出眼的識。是眼睛、色、識三種事在共相會合,以此便有了觸,因為有觸便有了覺知,因為有所覺便有了思。有所思就有了念。有念,心於法就有了分別。比丘也因為這樣的念出家修習於道,思想修習,因此你們在過去、未來、現在的法中,應該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才能使得自己到達苦的邊際。離開自己心中的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爭訟、憎嫉、諛諂、欺誑、妄言、二舌以及無量惡不善的法,才能到達苦的邊際。同樣道理,自己的耳、鼻、舌、身緣於意和法,生出了意識,這是身、意、法三事合和相會,便有了觸,因為有觸,心對法便有所覺知,因為有所覺知便有了思,有了思便有了念。有念,心對法有了分別。比丘也是因為這樣的念出家修習道,思想修習。於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法中,不愛、不樂、不著、不住、一直到達苦的邊際。自己的心離開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爭訟、憎嫉、諛諂、欺誑、妄言、二舌以及無量的惡不善法,使得自己到達苦的邊際。尊者大迦旃延,諸聖賢,如果你們除去了眼、色、眼識,則沒有觸和沒有觸者。沒有觸,則有覺者沒有覺。如果沒有覺,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者也沒有。如是在耳、鼻、舌、身處,如果除去了意、法、意識,也沒有觸,沒有觸則沒有覺,沒有覺則沒有念,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也沒有。眾比丘聽聞大迦旃延法,他們歡喜的善受持於法,他們從座位上起來,繞尊者大迦旃延三圈而離開。他們來到佛前,禮拜佛足以後坐在一邊,他們對佛,世尊,世尊為我們簡略了法意,我們不能廣大分別於法,尊者大迦旃延慈悲為我們廣法義。佛,善哉,善哉。佛,我的弟子中,有法眼、有智慧、有法、有義。師為弟子簡略法義,沒有廣分別於法,佛弟子以此文句而能廣於法。佛,如迦旃延尊者所,你們應該善受持於法,你們應該如此去觀察法義。佛,就像有人走在山林間,忽然他得到蜜丸,因為他們食用了蜜而得到了蜜的味道。佛,我的弟子在我的正法、律中,隨自己所知道,所觀察而得到法的味道,他們可以觀察自己的眼,觀察自己的耳,觀察自己的鼻、舌、身、意而得到法的味道。那時候尊者阿難在佛身邊侍奉著佛,阿難合掌問佛,世尊,此法叫什,我們怎樣奉持於法。佛,阿難,此法名蜜丸喻,你們要善受持。佛又告訴比丘眾,你們等要受持此蜜丸喻,此蜜丸喻有法有義,是你們修行梵行的本,可以讓你們趣於道,趣於覺悟,趣於涅槃,。。。。。尊者阿難和比丘眾聽聞佛所,大家歡喜無比。

    *v本\文*/來自\瓜v\v子/**\網   g zb pi    ,更v新更v快無彈*窗**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心經的故事》,方便以後閱讀心經的故事第四百零二章,諸法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心經的故事第四百零二章,諸法本並對心經的故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