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治愈不良的習慣(1)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京師心智 本章:第28章 治愈不良的習慣(1)

    培養健康有益的愛好和興趣非常必要,千萬不要讓自己覺得無聊。人一旦無聊,就會寂寞孤單,在疾病麵前毫無還手之力。漢朝哲學家王充:“防決不備,有水溢之害;解不結,有獸失之患。”    別讓零部件生鏽——生命在於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的人多,真正做到的人少。    人都是疾病找上門了,才開始想起健康這回事兒,才想起“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如果早一點重視鍛煉,早一點重視身體健康,如果……如果……隻是很多事情沒有“如果”。就像泰坦尼克號沉沒一樣,如果事先考慮到……也許泰坦尼克號會避免那場100年以後仍然讓人痛苦的悲劇,隻是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沒有“如果”。    乾隆皇帝是中國古代皇帝中少有的長壽者。曆史上的中國皇帝大多短命得很,很多死於暴病,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是被謀殺的。乾隆活了89歲,曆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    乾隆的長壽得益於他獨特的養生秘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其中“十常”即:齒常叩,常咽,耳常撣,鼻常揉,睛常轉,麵常搓,足常摩,腹常運,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即: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生命在於運動”這一條對於乾隆來,實至名歸。乾隆自幼愛好騎射,避暑山莊舉行過幾次皇家射箭比賽,乾隆大顯身手,拔得頭籌。當上皇帝的乾隆,對騎射依舊樂此不疲。80歲高齡的乾隆還對狩獵興致不減。    此外,乾隆還愛好旅遊,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一生六次下江南,三次上五台山,不少名山大川都留下他的足跡。旅遊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陶冶性情。乾隆還喜歡動腦,不僅愛作文、寫詩,還喜歡書法,據他一生作文100多篇,寫詩4萬餘首。算得上是個高產作家了。    過去人們常“人活七十古來稀”,好像活到70歲就很了不起了,但依現代人的觀點來看,70歲隻能算是中年人,後麵的路還長著呢。    在美國,有兩位老太太是非常好的朋友,她們都已年近70歲了。    一位老太太認為,“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把年紀已經快走到盡頭了,她已對生活不抱任何指望,更不消奢望如何“活得好”。她現在應該考慮的是準備後事,想到即將到另一個世界,她整日鬱鬱寡歡。第二年冬,她終於在鬱鬱寡歡中辭世。    另一位老太太與她的朋友相反,她認為生活的好與不好,與年齡無關,而在於自己的選擇。“雖然我70歲了,但我依然可以活得很好。”她選擇了一個活得很好的途徑,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於是,在她70歲的時候,她服了登山俱樂部的經理,讓她報名參加了登山俱樂部,她認為登山是一項很好的鍛煉身體的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飽覽大自然的美景。    就這樣,她從70歲開始學登山,0年,她先後征服了不少名山,後來又以90歲的高齡登上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齡最高的紀錄。    她就是著名的胡達·克魯斯老太太。    人人都有責任愛護身體,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運動可以使氣血暢通。“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流動的水不會腐臭,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蝕,它們在不停的運動中抵抗了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侵蝕。身體也一樣,經常運動有益無害。    生命現象是複雜的。讓身體運動起來,是指不讓身體懶惰,但運動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古話:“動則生,動極則死。”運動要按自然規律科學地進行,而不是盲目地想怎樣運動就怎樣運動,無論什事情,一旦亂了套,事情就會朝著負麵方向發展。一些專家認為:“人體基礎代謝總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人體能量的消耗。使基礎代謝保持較低水平,是延長壽命的因素之一。”這就是,人不能過分運動消耗體力,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使身體能量大量消耗,新陳代謝速度加快,會縮短細胞分裂周期,加快肌體器官磨損,對健康反倒不利。    人是有惰性的,“懶得動”是人常有的心態,你可以鍛煉,但在生活細節上卻懶得動,這些懶得動的細節同樣可以讓你折壽。    報載八個“懶得動”危害如下:    1懶得動減壽10年。下班以後的安樂窩就是沙發,在沙發上一躺就是幾個鍾頭,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在國外,這種人有一個雅號叫“沙發土豆”。根據一項研究,這是導致人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550歲是人的體重增加期,而這個時期正是人工作及生活壓力最大的時期。    懶得收拾屋子導致過敏。如果你懶得清洗空調,可以使聚集的細菌在室內的每一個角落彌漫,每平方厘米空調散熱片中細菌數量高達86648個。在室內的灰塵中有大量的塵及黴菌存在,這些都是容易被忽略的過敏源。    懶得上廁所憋出膀胱癌。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有憋尿習慣的人患膀胱癌的概率會增加倍。有了尿意,但懶得上廁所,舍不得手上的事,或在工作,或在打麻將,或在看電視。直到忍得不能再忍了才去上廁所,含有毒物質的尿液不能及時排出,會引起膀胱炎。炎症向上蔓延還會誘發腎炎。女性由於生理構造尿道較短,在尿路感染的同時,會引起婦科炎症,進而影響到性生活。    4懶得刷牙增加舌癌發生風險。漱一次口可以減少0%的口腔細菌,刷一次牙可以減少70%左右。懶得刷牙會使口腔環境變差,口腔黏膜長期處於病菌侵襲中,如果再加上殘缺的牙根對舌頭的磨損,口腔創麵不易愈合,舌癌在此誘因下會增加極大的風險。    5懶得吃早餐易發心肌梗死。因睡懶覺而不吃早餐的懶人,會導致生物鍾錯亂、血糖過低、慢性胃炎等疾病。美國的心血管病專家對那些懶得吃早餐的人發出警告:如果不吃早餐,胃沒有食物,人體血液就會形成更多的b型血栓球蛋白,這是一種導致血液凝固,使人易患心肌梗死的蛋白質。    6懶得去醫院加快病情惡化。人因為工作及生存壓力大,有病往往忽略及時上醫院就診,認為一點毛病挺一挺就會過去,但有時拖延會使病情迅速惡化,失去最佳醫治時機。    7懶得動腦易患老年癡呆症。美國近期出版的《神經學》雜誌報道,聊、下棋、寫作、聽音樂等健腦活動能延緩記憶力衰退。用腦過少的老年人容易患老年癡呆症,尤其是女性,因為長期充當家庭主婦的角色,沒有接觸職場的機會,缺乏思考的時間,導致大腦處於停止的狀態。    8懶得卸妝容易加速衰老。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卸妝,做好臉部的清潔工作。女性朋友要卸除臉上的彩妝,讓肌膚自由呼吸。卸妝時先用熱水敷臉5分鍾,既可以補充臉部的水分,又可以加強臉部的血液循環。    身體是自己的,別懶,動起來。    懶惰隻是一種習慣——惰性不是性    農夫要經常清除田間的雜草,才會讓田長滿茂盛的莊稼。人的心靈就像一個花園,如果不能清除其中的雜草,就會荒蕪。有三句名言的好:1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才能一旦讓懶惰支配,它就一無所有;世界上沒有比結實的肌肉和新鮮的皮膚更美麗的衣裳。    把以上三句話換一個表達方式,應該這樣:1人必須勤奮學習才能獲得學問;人若懶惰,即便他的分很高也會荒廢;結實的肌肉和健康的皮膚是人最大的財富。    這幾句話都圍繞一個中心,即人不能懶惰。唐代詩人王建:“良田少鋤理,蘭焦香亦薄。”再肥沃的土地不勤奮耕耘,不精心管理,收獲也是非常微薄的。我國科學家、橋梁專家茅以升曾:“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功能遠遠沒有被完全開發,大多數功能直到人老死都處於休眠狀態,一直沒有被運用。所以,醫學界提倡老年人多用腦,多用腦可以有效地防止腦功能衰退,預防老年癡呆症。    清晨,米勒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出了門,他現在是學二年級的學生。在他身後,他的祖母也背著一個書包和孫子一起上學去。祖母二人同在一間教室,坐在一張書桌上。老師是個麵容和藹的年輕男子,上課時,老師的講課常被滿頭銀發的祖母打斷,她舉手要求去上廁所。    對老師的提問,多數情況下她答不上,但某些涉及曆史方麵的事,她卻可以滔滔不絕地講個沒完——這就是法國影片《與孫子一起上學》的故事。    為什一個年逾花甲的老人還要和孫子一道上學,她是吃飽了撐的?    不,她是為了她的心理健康采取的積極措施。“用則進,不用則廢。”如果人的大腦一旦停止工作,就會迅速衰老。    一清晨,一家養老院的院長被一陣敲門聲驚醒,一個在養老院過了多年的老人收拾好行裝,來和護理人員揮手告別,她決定去學習插花藝術。,這個老人已經90歲了!時隔一年,這個90歲的老人回來了,她已經學會了插花藝術,而且手藝精湛。她的事跡成為一個奇跡,人們樂道地談論這個話題,把這看成罕見的個案。事實上,這個90歲老人的選擇就是現今所有年老的人需要做的選擇。    被稱為“控製論之父”的維納:“即便一個有了輝煌成就的人,他一生所利用的大腦的潛能還不到百億分之一。”他認為每個人的大腦都能儲存大量信息,人的大腦能記憶世界上最大圖書館儲存的全部信息。加拿大病態心理學家漢斯·塞耶爾在他的《夢中的發現》一書有一個驚人的估計:“人的大腦包容智力的能量,猶如原子核的物理能量一樣巨大。從理論上,人的創造力是無限,不可窮盡的。”    人生的懶惰或者變得越來越懶惰,首先是外部環境給他帶來的舒適感,因為過得安逸,便不思進取。此時,隻有一種方法可以打破這種局麵,有一個外來入侵者闖進了他舒適的地,他的安逸生活受到了衝擊,他必須行動起來,改變無所事事的狀態,進入競爭狀態,懶惰隨著環境的改變可以改變。但很多時候,沒有這種環境刺激,如果人自身不能采取積極的辦法行動起來,老年癡呆症的腳步就會慢慢臨近。    第84屆奧斯卡獎的最佳外語片是伊朗影片《一次別離》。在奪得了第84屆奧斯卡金獎後,該影片又問鼎柏林金熊獎,繼而在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上,再獲殊榮,一舉囊括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等獎項。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對青年夫婦西敏和納德的離婚案,折射出伊朗現實社會中的親情倫理,宗教和勞工階層之間的隔閡與衝突。    西敏和納德坐在法官麵前要求離婚。離婚的理由是西敏不願意讓女兒“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因為她丈夫的父親得了老年癡呆症,“他連他兒子和身邊的人都不認得”。她要帶著女兒遠走高飛。妻子離不離婚丈夫不糾結,他糾結的是他的父親,他不願意拋下父親遠走高飛。法官認為妻子的離婚訴訟理由不成立,駁回了她的“無理請求”。離婚不成的西敏隻好搬回娘家去住。    西敏在家中收拾行裝要離開,她的患有老年癡呆症的公公伸出一隻手,緊緊抓住她的胳膊,這個白發蒼蒼的老人直勾勾地盯著兒媳婦,那種近乎哀求的眼神叫人心碎。兒媳還是走了,納德又要工作,又要忙於這場還沒打完的官司,家又沒有了賢內助,老父親自兒媳走後,終日失語,顫顫巍巍地在房間遊蕩。    納德雇了一個鍾點工來照顧老父親。這個女傭叫瑞茨,她來之前隱瞞了她已懷孕的事實,她出來幫傭也是不得已,因為家欠債,丈夫被警方拘留。她領著她5歲的女兒來到納德家,第一就鬧得烏煙瘴氣。    納德的父親在瑞茨出去倒垃圾時,搖搖晃晃地出了門。瑞茨轉身回來看見驚險一幕,門前車水馬龍,那個患有老年癡呆症的老人在穿梭行駛的車輛中遊走。瑞茨把他扶回房間,她的女兒怯生生地告訴母親,“他尿褲子了”。這讓瑞茨陷入了兩難,她是一個教徒,不能接觸異性的下身,可她的職責是照顧他。進退兩難的瑞茨打電話向神職人員請教能不能幫他換褲子……    為了防止老人隨便行走,瑞茨隻好在她出門時用繩子把他套在床頭。    不料,兒子這提前回家,看見老父親被捆在那,這還得了,他堅決把這個女傭解雇。二人為了工錢的事扯起皮來,極其憤怒的納德把女傭推了出去,致使她在樓梯上摔了一跤。接下來事情更糟了,她因為摔跤流產,又一起官司找上了門。納德隻能自己照顧患了老年癡呆症的父親,他把父親扶到洗澡間,花灑噴出像霧花一樣的水珠在老人身上流淌,納德不禁伏在老人身上哭起來……    據報道,目前在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不同程度患有老年癡呆症的占0%。如此發達的現代醫學,對老年癡呆症依然處於束手無策的狀態。這是一種不易為人察覺而到來的病症,起初為記憶力差,話顛三倒四,通常太容易引起親朋好友的注意。繼而又常無緣無故地哭泣,煩躁不安,焦慮、多疑,向別人哭訴受子女虐待……人言“老還”,又放過一馬。    等到開始出現幻覺的危險期了,才引起家人重視,到了這一步,已是江河日下,除了眼睜睜看著事態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沒有別的辦法。    有的老人半夜突然起來去開門,是聽見了敲門聲;有的“看見”有人持刀進屋來行凶,拿起刀子要自衛;有的趁家人不注意溜出大門,就再也沒回來,害得他們的子女到處張貼尋人啟事。他們語言功能喪失,無法正常表達自己的意思,甚至不認得家的人,生活無法自理,連飲食都困難,在他們生活的最後時光,隻能靠打吊瓶或鼻飼過日子。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治愈係心理學》,方便以後閱讀治愈係心理學第28章 治愈不良的習慣(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治愈係心理學第28章 治愈不良的習慣(1)並對治愈係心理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