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昭陵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興建昭陵

    昭陵從貞觀十年(66年)開始營建,至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入葬方完成,曆時1年,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從地質學角度來講,九嵕山屬石灰岩質,這種岩質因長期遭受高空風雨的剝蝕,山洪衝刷,到了今,不僅山陵建築無存,就連原有的山勢形體亦改變了不少。但現在仍可略辨當年陵寢構造遺留之痕跡:山勢外形逞馬鞍形(當地俗稱筆架山),南麵山體兩側岩層伸出,逞簸箕形狀;山腰殘存有窯洞。窟窿等痕跡,可能與當年棧道建築有關。

    在興建昭陵時,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兄弟參與了墓室的設計。據《唐會要》,昭陵“因九嵕層峰,鑿山南麵,深七十五丈,為玄宮。緣山傍岩,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仞,饒山二百三十步,始達遠宮門。頂上亦起遊殿”。據文獻記載,昭陵建築時,在南麵山腰鑿深75丈為地宮,墓道前後有石門5重;墓室內設東西兩廂,列置許多石函,內裝隨葬品。五代軍閥溫韜盜掘昭陵記載有“從埏道下見宮室製度,宏麗不異人間”。這都可想象這個“山下宮殿”內部寢殿層層竅深和宏麗的情景。從諸多曆史材料來看,當時地宮外麵還有許多木構建築,建有房舍和遊殿等。由於地宮前麵四周山勢陡峭凸凹不平,往來不便,又“緣山傍岩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仍,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元宮門”。用棧道連結上下左右,通達地宮的道路。但山上棧道建築又不能垂直上下,必須左右回繞旋轉。杜甫的《重經昭陵》“陵寢盤空曲”就是對這種狀況的最佳描寫。

    李世民的確為中國和他的大唐王朝創造了諸多奇跡,生前他並沒有機會炫耀,在死後,他把這種榮耀帶進了墳墓。據統計,昭陵陵園內有一百六十多座功臣貴戚的陪葬墓。其中有魏征、房玄齡、溫彥博、李靖、尉遲恭等曆史有名人物的墳墓。陪葬墓分布在昭陵兩側,其中公主妃子的墓多數在山上。

    更讓人驚羨的是,在昭陵的玄武門外有一個梯形的祭壇,祭壇陳列著十四個少數民族酋長的石像,祭壇的東西廡殿中陳列著世界文明的浮雕石刻六駿。

    祭壇遺址位於陵北玄武門之內。遺址麵積東西55米,南北865米,略呈梯形,牆基屋階,至今仍可辨認。山陵的正南麵有朱雀門和獻殿,西南麵有“下宮”(俗稱皇城),遺址麵積東西7米,南北4米,周圍牆基厚約5米,其範圍是一個比較正規的矩形。

    如果現在去尋找,該由山南劉洞村沿山而進,可看出陵道已被山洪衝刷成深溝,溝兩旁有土閾一對,此處當為山陵的禦道口;陵西南稍平處,石礎、瓦礫遍地皆是,這就是“陵下宮”遺址,當時大量的房屋就建造在這。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來龍去脈:曆代皇陵命運大揭密》,方便以後閱讀來龍去脈:曆代皇陵命運大揭密興建昭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來龍去脈:曆代皇陵命運大揭密興建昭陵並對來龍去脈:曆代皇陵命運大揭密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