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帆船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謹初心 本章:西班牙大帆船

    西班牙大帆船(gallen),15世紀至17世紀所用的一種大型三桅帆船,通常有兩層或更多的甲板,尤其被西班牙用作商船或戰艦。西班牙大帆船最顯著的特點是高聳的船首和船尾甲板,戰爭中當兩船並肩卡住時,其優勢在於可輕易登上敵船。它嚇人的城堡狀外形也起到了在心理上威鎮敵人的作用,50磅的炮彈射程400米。

    中文名稱:西班牙大帆船

    外文名稱:gallen

    特點:高聳的船首和船尾甲板

    使用時間:15世紀至17世紀

    船隻簡介

    據,葡萄牙人最早建造了這種大帆船,但卻是西班牙人開始大規模修造大帆船,並利用它們組成了強有力的艦隊。著名的西班牙寶物船隊即是由這種船隻組成。西班牙大帆船的名聲在於其龐大的船體和載重量,在於其源源不斷從新大陸運回黃金,供西班牙王室和貴族揮霍。通常它都攜帶有重型的武器。西班牙大帆船有兩到三層甲板,多數裝了三桅,但也有四桅的特例。

    16世紀初,戰船上開始設置“舷窗“。這是開在船側的窗口,上麵有用絞鏈開啟的窗蓋,這樣,不必從船邊吊裝而通過窗口就可以很方便地給船裝卸貨物。英國造船家運用這個思路,設法使加農炮從船的下甲板進行射擊。這樣,舷側炮便告問世。它的重量正好安全地分布在它的重心下麵。西班牙立即效法英國,建造了一種長約100英尺、寬0英尺的戰船,稱為西班牙大桅帆戰船。它跟古希臘羅馬戰船一樣,是專門為海軍作戰而設計的。它的船身趨於狹長,在吃水線上方有個較低的撞角,用來衝撞敵船。這種戰船有三個桅杆,上麵裝有橫帆。船頭船尾建有船樓,水線以上的船體裝有許多門輕型加農炮。在主船體上有一排大型加農炮,這樣,海戰的初始階段就大大延長。但如果不能對敵船作猛烈的衝撞,並象早期海戰那樣士兵登上敵船,進行一場短兵相接的搏鬥,那戰鬥就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西班牙大桅帆戰船,跟古希臘羅馬戰船不同,它具有遠距離海上航行的適航能力。其主要缺點是它的行駛主要受風力的支配。由於新式戰船比老式圓弧形戰船機動性更大,索具也有了改進,因而它可以“逆“風駛行,這樣,上述缺陷部分地得到了彌補。

    英國人認識到舷側炮的應用有可能改變海軍戰術,因此越來越重視發展適合裝備遠射程炮的戰船而不再注重攻占敵船這種作戰方法了,結果,位於戰船頭尾的船樓變得越來越矮,船頭上的撞角也很快取消了,重型炮的比例也有穩步增長。不過,西班牙的戰船還依然保留著船頭上的撞角,殺傷人員和摧毀敵船的兩種火炮的數量繼續保持平衡。他們仿照英國,降低了船頭上船樓的高度,但船尾的船樓仍然造得很高,並在上麵設置了敵人難以對付的輕型炮組。

    西班牙人仍然把他們的戰船看作是主要用來攜帶陸軍的海上浮動堡壘。與此相反,英國人則不願浪費船上的艙位和人力來裝載不懂海戰的陸地部隊,他們將水手訓練成能夠離開炮位或者攀下帆纜,操起長矛或短劍,強行登上敵船或者竭力把自己艦上的敵人趕走。

    這就是各國海軍戰術理論的區別,他們導致了英吉利海峽的一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海戰,在這次海戰中,英國海軍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創了海軍作戰史上桅帆舷側炮戰船的新紀元,並標誌著英國謀求製海權的開始。

    建造意義

    西班牙大帆船可謂是曆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帆船之一了。作為西班牙16至17世紀的海上霸權的縮影,它們常常使人聯想到寶藏、海盜、征服者和無敵艦隊。然而盡管西班牙大帆船是那樣的引人入勝,它們終究不是像好萊塢大片上所描繪的那樣宏偉壯觀,它們不過是為西班牙海上帝國辛勤勞作的馱馬,保護著帝國在海洋上的利益,確保王室能夠從遙遠的美洲殖民地獲得巨大的財富。本書試圖透過表麵將西班牙大帆船真實的呈現出來,並介紹它具體的運作情況。值得慶幸的是在那個時代,西班牙有著大量的文獻記錄者,他們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幫助我們詳細的了解到了西班牙大帆船究竟為何物。

    在17世紀初,西班牙當局頒布了一係列詳細的明,給大帆船做出了明確而詳盡的定義,從中我們得知了船隻在設計、建造、裝備以及人員配備等一係列情況。同時其他大量的圖片和檔案文獻使得我們能夠了解到這個時期大帆船的生產、運行、戰鬥等情況。遺憾的是,鮮有考古方麵的相關證據能更好的介紹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些與大帆船有關的海盜傳。在考古學上我們的發現十分有限,但大量被廣泛流傳的傳奇故事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讓我們依然能夠了解到那時船隻的裝備情況。

    介紹大帆船所扮演角色甚至比介紹它本身更加重要。人們可能不太清楚西班牙大帆船的起源,但最終都能將它們同印度群島、西班牙以及美洲殖民地聯係起來。擁有著來自秘魯和墨西哥的金銀以及從南美采集的翡翠和珍珠,便是西班牙保持其霸權地位的關鍵所在,正是這些大帆船確保了這樣的財富能夠安全的運回西班牙,它們是各條戰線上西班牙艦隊的急先鋒。在那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西班牙大帆船牢牢控製著歐、美兩塊大陸中的海域,這便是它們的傳奇!

    發展曆程

    折疊16世紀初

    西班牙大帆船的起源起來顯得有些含糊,所能確定的是它出現在16世紀初,公認的最早的一艘西班牙大帆船建造於1517年,它是用來對付地中海巴巴利海盜的。和15世紀的威尼斯帆船一樣,那時的西班牙大帆船還是帆槳混合型的帆船。16世紀0年代葡萄牙人也使用著一種類似的更加巧的帆船遊弋在印度洋,到155年,西班牙大帆船的在冊數量已經達到了1艘。一份文獻保有著在以後年份的西班牙艦隊中這些一流帆船記錄,不過並沒有更詳細的情況描述。到了16世紀0年代,西班牙大帆船的發展已經逐步明朗化,當法國人首次看到它們時會根據其外表稱其為西班牙戰艦,於是作為戰艦的一種它們被世人所接受。到了這個時期,西班牙大帆船已經不再稱之為槳船了,盡管船槳作為它們的次要動力來源又持續0年。它們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帆船,擁有著與同時代的克拉克帆船不同的獨特外型。

    16世紀初,正值海事革新的大航海時代,設計者們努力嚐試著將大炮搬到甲板上,新式的航海設備也不斷湧現。在地中海,有一種又又輕的裝著三角帆的商船,正是兩艘這樣的地中海式帆船伴隨著更大一點的“聖母瑪利亞“號(哥倫布的旗艦)於149年完成了大西洋彼岸的發現之旅,它們遂成為最常見的冒險用船。在北歐地區,大量的經過武裝的克拉克帆船被製造出來用於彰顯國力,英格蘭的“大亨利“號和蘇格蘭的“偉大的邁克爾“號便是這他們的代表。和中世紀北歐的船一樣,它們顯得巨大而笨重,不過它們的主桅上掛起了地中海風格的大三角帆,而將北歐風格的方型帆掛在前桅上。兩種式樣帆船的另一個區別是地中海式帆船趨向於使用厚木版平鋪,外板平接的建造方法,而克拉克帆船的建造方法則是厚木版重疊,鱗狀搭造。在西班牙大帆船還沒有出現以前,這兩種是在西班牙最為常見的帆船。

    西班牙大帆船可能是由地中海式帆船演變而來的,二者有著很多相似的特征,例如,早期大帆船的前甲板都不高,船身看起來也都比較巧。而事實上,從圖片資料上也能發現16世紀中葉的西班牙大帆船和克拉克帆船的共同之處,比如類似索具和同樣巨大的船樓。這樣可能會更好一些,西班牙大帆船是在繼承了地中海的造船工藝和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新型帆船。

    折疊16世紀0年代末

    西班牙大帆船到了16世紀0年代末,西班牙大帆船已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普雷維紮海戰中,一艘威尼斯的大帆船同時對付數艘土耳其槳劃船,事實證明這種船武裝的很好,能很輕鬆抵禦槳劃船。很顯然,這是一種比其他地中海帆船更為強大的帆船,能承受敵人火力的重擊。它們是合適的商船,在戰爭時期也能裝備大炮並裝載士兵。它們被按照戰船的要求設計建造,向前邁出了明顯的一步。在那個少有專門戰艦的時代,西班牙大帆船獨成一體。

    折疊菲利普二世統治期間

    到了菲利普二世(1556-1598年在位)統治期間,西班牙已經將連接本土和新大陸的護航體係推行了0年,最初的護航艦隊僅僅包含一艘經過武裝的克拉克帆船,西班牙大帆船出現後,型的大帆船便成了護航艦隊新的選擇。隨著由於私掠者增多而導致的印度群島護航任務的不斷增加,它們的數量不停的在增長。156年和154年的法令中明確規定了西班牙大帆船將如何進行武裝,以及它們所應扮演的角色。對1554年沉沒在今美國德州海岸的“聖艾斯塔班“號帆船的調查,提供了關於船隻結構和武裝的有利證據,同時,相關圖片證據的不斷增多,也證實了這種新式帆船的發展軌跡。

    在菲利普二世執政前的十年,大部分的西班牙大帆船都沒有克拉克帆船那大,它們的平均噸位大約隻有10噸,這使得它們可以象當時描述的那樣帆槳混用。大型的帆船是很難借助於劃槳前行的,很顯然,槳船的活動範圍就隻能局限於沿海地區、地中海或者是其他風平浪靜時候的海洋上。到了1556年,在冊的西班牙大帆船的平均噸位已經上升到了4噸,這大約是十年以前的倍,在1558年派往法蘭德斯的船中,這個數字達到了67噸。盡管當時的西班牙zf傾向於將一些其他的武裝船隻也當作西班牙大帆船進行統計,不過經過努力,這些船隻的數量已經能夠被剔除出來了。

    西班牙大帆船的理念也同樣為其他列強所接受。英國的亨利八世就曾在1545年誇耀過他的“恐嚇“號(其實隻是艘帶著槳的型巡邏艇),葡萄牙、法國和法蘭德所擁有的大帆船在16世紀中葉的曆史上也都有所記載。一般情況下大帆船在西班牙被視為戰船,在葡萄牙也被當作一種特殊的戰船,它們不時出現在歐洲的其他地方。

    船隻特點

    西班牙大帆船在結合了圖片資料、模型、考古發現和曆史的相關記載後,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16世紀中葉西班牙大帆船的模樣。它的典型特征是高船弦、高尾樓(往往超過兩層)、前甲板低、船尾平,船首處有一塊突起,猶如槳劃船的撞角一般,那有著一個獨立的炮位。船身呈明顯的等邊梯形(船身兩側自下而上向內傾斜)並且這種斜度一直延伸到尾樓。大帆船的線條是很優美的,船尾則更是出奇的精美,從而使得它那有些單調的船首相形見絀。克拉克帆船的長寬比大約是:1,而這個時期大帆船的長寬比為4:1,因而在速度上更加占優勢。從前麵的講述中了解到16世紀50年代大帆船的噸位已經達到了00噸,這樣的外型使得它能為大炮提供穩定的發射平台,同時高聳的船樓也為船上的士兵提供堡壘般的掩護,使得它在近戰中獲得優勢。炮台下麵的是貨艙,上麵的船樓住著乘客和士兵。

    西班牙大帆船的典型特征還包括:擁有船艏斜桅、前桅、主桅和後桅,上麵掛著方型的帆布,那些超大型的大帆船(噸位往往超過800)通常都會有兩個後桅,被稱之為第四桅。船艏掛著一塊方型的帆布,前桅和主桅上掛著三塊方帆布(從上到下分別叫上桅帆、中桅帆和主帆),後桅上一般都掛著一塊大型的三角帆。盡管樣式發生著變化,但西班牙大帆船的這個基本特征一直持續到17世紀中葉。

    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最大的便是尺寸了,500的噸位在16世紀70年代已經是非常常見的了,在1588年組建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時候,zf征集到了艘超過1000噸和8艘800噸左右的巨型大帆船。1588年以後的海軍重建以及西班牙北部日益嚴重的造船危機使得大帆船的尺寸普遍變,500噸左右,作為一種常見的尺寸一直持續到了17世紀中葉大帆船時代結束。尺寸的變化也導致新大陸往西班牙資金輸入方式的變化,zf越來越傾向於使用經過武裝的大帆船而不是普通的商船來負責資金的運送,這樣的安排更加有利於統治者對來自美洲的貴重商品的控製。

    建造過程

    西班牙大帆船在16世紀,西班牙有兩個主要的造船地區:西班牙北部巴斯克海岸從拉庫那到聖坦德;南部的安達盧西亞沿海包括繁忙的港口城市卡蒂茲和塞維利亞。由於種種原因,從巴塞羅那到卡特吉那的地中海沿岸地區並不適合建造大帆船,盡管這是西班牙槳劃船的主要產地。1580年以後,西班牙人可以在葡萄牙接近斯本的塔霍河口附近建造船隻。在歐洲其他地區西班牙很少有可利用的港口資源,意大利、西西、乃至法蘭德斯的那些曾建造戰艦的地方都很少能為西班牙提供造船服務,除非是那些建成後被西班牙王室所購買的船隻。最終,1610年以後,西班牙人可以在加勒比海建造大帆船了,哈瓦那擁有新大陸最大的船塢,17世紀上半葉,這建造了大量的西班牙大帆船用於印度群島的護航任務。西班牙本土的卡特吉那也可以進行大帆船的建造,但這大部分的生產能力被用於建造更一些的巡邏船隻,並要負責為到此的西班牙大帆船提供維修服務。在這多的造船地區中,最受關注的要數西班牙北部的畢爾巴鄂以及其附近的地區,當然,得益於古巴優質的木材,對哈瓦那的關注也在與日俱增。的確,原料的供給是至關重要的,畢爾巴鄂的橡木就比德國中北部地區的更加優質,作為大炮製造中心的巴斯克擁有著繁榮的鋼鐵製造業。悠久的海上貿易傳統會成為另一個優勢,擁有同北部歐洲廣泛的貿易網將為造船提供穩定的原材料,比如做桅杆用的鬆木,還有鬆脂、帆、繩索的原材料。大部分的大帆船是由橡木建造的,但哈瓦那建造的西班牙大帆船是采用紅木作為原料的,因而它們更加出色。

    西班牙大帆船常常是由那些和西班牙官方簽定契約的私人造船主負責建造的。就引用馬丁-德-阿拉馬的例子吧,他是一名來自維詩凱亞的巴斯克貴族,他在165年為西班牙王室提供造船服務。西班牙王室有著一項從17世紀初就開始執行的政策,該政策旨在給為西班牙王室提供幫助的私人造船主提供經濟上的支持和獎勵。在承接了造船工作後,馬丁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優先享到該項政策。在此之前,在嚐試經營官方的船塢失敗後,zf強迫私人造船主采用合股的方式和官方的造船工一起經營工作,這是一個導致低效率的政策,製造過程漫長同時成本失去控製的攀升。當時,大多數的船塢都很簡陋,帆船大都在露環境建造,在那個時代,原料和高效的熟練工遠比精良的器具重要的多。

    相應的規定管理著設計、原料供給和製造過程中的幾乎所有方麵,從艉柱上斜坡的角度到將供應的原材料除濕的方法都有相關的明,除此之外,船隻的建造過程規定的簡單明了。首先是木材的選擇,被選中的樹木通常在幹燥的冬季就已經被砍伐了。船龍骨將被平置在一塊空地上,它的長度將決定船完工時的尺寸,然後再將船艏和船尾加上去,安裝時它們和龍骨所成傾角的大,官方都有相關的規定進行嚴格的限定。一直到16世紀晚期,設計往往是一項憑借經驗作出判斷的工作,不過1580年以後,設計工作開始按照數學原理進行安排,工人們必須測量每個參數,隻要確定了船幅這一最關鍵的參數,其他的參數我們都能按照相應的比例算出。下麵的步驟就是船肋的建造,從搭造主船肋開始,構建出船舷上緣以下部分船體的基本輪廓。船肋外形多樣,安裝在中部的呈u型,尾部的呈v型,這和成船的外型是一致的,加上船舷的上緣後,整個船殼就被搭造完成了。一艘龍骨長度為4米的船需要對船肋。

    甲板的配置工作隨後展開,一般是用角鐵來固定和支撐甲板的。雖然在服役期間,臨時往中間層塞一些東西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緊挨著龍骨的甲板和下層甲板間的貨艙常常還是被空置著。桅座被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圍繞著它的大量支撐使之很好的嵌入船體中。緊接著的工作是,使用木栓和鐵釘進行外層甲板和船殼外皮的鋪設工作。使用鐵釘後工期會比較短,但性能不可靠,最好的外殼要將兩種材料結合起來使用,使得木材“堅而不脆;柔而不軟“。

    西班牙大帆船“阿托卡夫人號“號建於哈瓦那,為了節約成本,承包商在它的建造過程中全部采用了鐵釘,因而導致船體外殼過硬。這件事情直接導致了一次官司,王室空誥造船者缺乏足夠的造船經驗。後來這艘船於16年在一場暴風中沉沒,直到此時,這場官司才得以收場。

    外殼由木製的加襯鋪設直至龍骨,加襯間塞上大麻纖維使之盡可能的嚴密,再在外麵刷上一層柏油,滲入到縫隙中,從而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加勒比海,蛀船蟲和其他海上食木生物是致命的危險,為了保護外殼,使船能夠航行在印度群島,水線以下的外殼被一層薄鉛板所覆蓋著,在鉛板和木製的加襯間隔著一張塗了柏油帆布,作為最後的預防措施,下半部分的外殼將再被刷上一層柏油與植物油或動物油的混合物。桅杆被放置在合適的位置,接著,索具被安裝在大量用於固定索具的支撐物上,最後是舵的安裝,舵栓被掛在艉柱上。同後來的帆船不同的是,大帆船是使用舵柄來控製方向的,通過揮動舵柄來改變舵的位置,人站在艦橋上就可以控製船的方向。布置完索具後,還要進行內部隔壁、階梯、起錨機的安裝,升起橫桅後西班牙大帆船的建造就這樣完工了。從開始到完成的整個過程大約需要花費兩年時間。

    船隻的承造商一般會分三到四個階段收取他們的傭金,這一般是在簽署合同後,設計完成後以及最終完工後獲得的。從現存檔案中的訴訟中可以看出支付的過程非常簡單,實質上是由官方官員來負責監督每一個建造階段的,他們要檢查建造過程中每一個要素是否符合zf的規程。無疑這為腐敗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而zf高層要周期性的向下派遣調查和審計人員來確保相關官員沒有欺詐行為。承造商在建造過程中需要墊付原材料的費用,為雇傭技術工人而承受高昂的人力成本,為官方巡視員提供住宿,然後在等待著隨後的傭金支付。顯然整個過程還是值得的,當契約被提交上去後,承造商在進行其他利潤項目的競爭時會獲得優先考慮。

    官方將船接收後,船將加裝上其他沒有包含在造船合同物品,這其中包括:武器裝備、航海器械、提燈、船載艇(常常被掛在船尾或者吊在船舯部)還有其他的多種必需品。接下來就要對船進行一些修飾,通常會在船尾畫上人物的肖像,一般會選擇聖人,比如聖母瑪利亞或者其他的聖者,而船就是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船尾樓、船首像會被鑲上金箔,如果資金充裕其他的地方也會被鍍上。此外,在船的內部還沒有上漆的時候,外殼上部和甲板上的建築會被一道一道的刷過,一般黑色或者褐色是主色調,攙雜著一些明黃、紅、藍或者是白顏色。每一個桅杆上都會掛有旗幟,這通常是皇家海軍的軍旗,當船隸屬於一支特殊的艦隊或者本身就是旗艦的時候,甲板上會掛出附加的旗幟。最後的步驟就是給船裝上給養,這一過程可能要花上幾個星期甚至數月,然後,大帆船就可以正式服役了。

    甲板的命名是從中世紀城堡設計而不是艦船設計發展而來,船艙和炮位的叫法和其他的西班牙帆船是一樣的。主桅杆後麵的船尾樓開始一層層高起,就象是一個遮陽蓬,這是早期帆船為取得保護而采取的權益之計,這塊地方通常被認為是“堡壘“,尾樓的頂端是放置在船尾甲板盡頭的一個象蓬頂一樣的艙,這又是一個基於那個原理的臨時性的保護。尾樓下麵一直延伸到船腰的休息室是為船上高級崗位的人員準備的。船首樓也被認為是“城堡“,從前後這兩個船樓的建造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西班牙海軍的傳統戰術思想,依靠步兵進行登船作戰而不是炮火去取得勝利。此外,高聳的建築結構會對航行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在大風中船將很難控製,幾乎無法逆風航行。實際上,西班牙大帆船並沒有象剛才描述的那樣笨拙,與同時代的克拉克帆船或者其他的帆船相比,他們已經可以算得上敏捷了。他們擁有著優美的線形,高聳的船尾又顯得是那樣的壯觀,就象是一個滿載著訓練有素的士兵的移動堡壘。

    武器裝備

    為大帆船裝備上武器是王室的職責,也就意味著王室要心翼翼的維護著槍炮和彈藥的記錄。即便是在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中幸存下來的船長也被要求準備一個匯報,僅僅用於明在那次戰役期間他們使用了多少火藥和炮彈以及使用的原因。法律規定了王室所屬西班牙大帆船上放置大炮的數量和尺寸, 155年以後,王室開始根據火炮的數量按比例配備人員,按標準分配火藥和炮彈。大帆船上的大炮是不在國營的鑄造廠製造的,但大多數火藥和炮彈的製造工作還是由國營的工廠完成的,直到16年,西班牙王室才準許本國的私人承包商進行火藥的生產。大炮在整個航行期間被分配到具體的某艘船上,在它返航後火炮和相關的補給將被卸下放回倉庫中,這樣的手續很麻煩,但這樣的管理能最充分的利用現有的資源,這使得大帆船在執行需要大炮的特殊任務時能裝備上它們。盡管在16世紀晚期,合適的火炮很短缺,但西班牙官方可以設法從海外,特別是意大利北部、法蘭德斯和德國中部的鑄造廠獲得軍火。17世紀初,一處負責建造青銅大炮的火炮鑄造廠在塞維利亞建成,16年建在爾根斯的鑄造廠負責建造鑄鐵大炮,至17世紀0年代,絕大多數西班牙的火炮都出產於上述兩個地方。

    西班牙人使用多種火炮構成他們的火力體係:加農炮、長炮、射石炮、臼炮、旋炮。其中,加農炮是最大、最強的武器,比一般的長炮擁有更高的徑長比;後麵一組又可以細分為長炮和半長炮,它們都比加農炮甚至更大一些的重型加農炮要更輕更長;射石炮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幾乎沒有再發展了,這是因為製造它們所發射的石製炮彈的成本在不斷的攀升,作為近距離的武器,這些射石炮炮桶短,有著一個比炮膛還的火藥倉。射石炮起初是被當作在近距離殺傷人員的武器的,直到17世紀0年代它們不再被當作新式的武器才被停止使用;臼炮是由鐵鍛造的,這種後填裝的大炮早在15世紀就已經出現在西班牙的戰艦上了,由於發射時炮尾的漏氣所導致的壓力損失,臼炮的射程比同尺寸的銅製的大炮要短一些。它們一直被使用到了16世紀末,不過我們最後一次在西班牙大帆船上見到它們是在16世紀70年代,因為在16世紀80年代以後大部分倉庫的清單上都將它們列為廢棄的武器;最後的一組火炮是用來在近距離殺傷人員的旋炮,它們在裝配在船舷護欄上的旋轉炮架上發射的。旋炮衍生出了不少的類型和尺寸,一般的尺寸發射1磅的炮彈,更大更長一點的發射15磅的炮彈,它們中最大的--“艾米斯“發射的是 5磅的炮彈。所有的旋炮都是後填裝的,這意味著在必要時它們可以非常迅速的再次填裝。旋炮既可以發射實心炮彈也可以發射殺傷人員的葡萄彈。

    下麵的表格向大家展示了1570年-1640年間裝備在西班牙大帆船上的幾種最常見的火炮。由於在這段時間幾乎沒有任何進行火炮標準化的嚐試,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它們在重量、口徑和尺寸的平均值上所存在的巨大差異。每一門大炮都有些獨特,從關於重量的檔案列表中看,幾乎沒有哪兩門大炮的重量是嚴格一致的。為了避免混淆,除重量單位采用libra(西班牙的“磅“)外,其他均采用英製單位。

    火炮的平均尺寸(1570-1640)

    火炮型號

    炮彈重量(libra)

    口徑(in)

    火炮重量(libra)

    火炮長度(f)

    加農炮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嶽王,海盜霸主》,方便以後閱讀嶽王,海盜霸主西班牙大帆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嶽王,海盜霸主西班牙大帆船並對嶽王,海盜霸主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