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湘水48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胡玉明 本章:沉醉湘水48

    第六卷上善若水紹書香 第46章五台聖境耀金甌

    因為參加中央黨校法學理論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有緣在湖南省委黨校接受培訓,比較係統地研學了“當代世界民族宗教”。

    ——管窺張家界的對外宗教文化

    由於在湖南“西部”工作之緣,筆者特別對“當代世界民族宗教”的學習,尤為仔細一些。因為,在張家界的永定區域範圍,基督教堂建築(福音堂)在較大的集鎮,都能看到。

    這是一種獨特的對外宗教文化,引起筆者關注。據了解,自1905年始,芬蘭路德宗差會洗沃倫(英文譯音)牧師就來張家界市建立了教會,並在風景綺麗的澧水河畔建造了具有歐洲風格的教堂建築群、聖殿、教堂、鍾樓,庸蘭學校,庸蘭醫院,育嬰堂等社會公益慈善機構。在曆史的長河,福音堂曆經兩次被毀(1934年、1965年)又兩次得已重建(1936年、1997年)。張家界福音堂是湘西北最大的基督教文化聖地,是湖南省重點宗教活動場所。逾百年的教會曆史,架起金橋,連接海內外肢體,“見證著神的慈愛——永遠長存”。

    由此可見,100多年前,張家界就打開“山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98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乘專列火車經大庸縣,在大庸火車南站接見大庸、桑植等縣黨、政、軍主要負責人,後題名“武陵源”。

    如今,張家界這個窗口,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首批世界自然遺產、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國內外專家學者讚譽武陵源是“大自然的迷宮”和不可思議的“地球紀念物”。筆者感賦:“人間奇觀精靈聚,造化偉力紫氣凝。舉目皆詩張家界,冠絕天下何處尋。(2007年)”

    1995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張家界時,揮毫題詞:“把張家界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勝地。”

    住在澧水河畔,張家界的航班,每天要到深夜的零點以後,空中才能寂靜;迎來送往的海內外客人,如今絡繹不絕,觀光、旅遊、休閑,成為重要的向往勝地。

    特別是俄羅斯空軍在張家界天門山的特技飛行表演,讓張家界享譽全球。

    筆者身臨其境,有感於賦:(一)澤民題詞蘊浩氣,世界知名壯乾坤。奇峰異景成勝地,龍吟虎嘯頌升平。(二)奇峰淩霄毓鍾靈,雲煙月色寄詩情。萬木爭榮山獨秀,遷客情深總是春。(三)峰巒福地紫氣濃,物華天寶起春風。春色滿園關不住,世界紅杏出牆東。(四)澧水長流奇葩生,天子山高聳雲青。東風旭日張家界,武陵魂輝壯古今。(雲青,此指賀龍元帥,字“雲卿”。天子山上鑄有“賀龍元帥銅像”,聳立“賀龍公園”。1986年10月25-27日,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緬懷賀龍和革命先輩的革命功績,鄧小平為賀龍故居匾額題詞,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分別為賀龍銅像題詞,王震為紅二方麵軍長征出發地“桑植縣劉家坪”紀念碑題寫碑名。)

    ——管窺五台山對外文化交流

    2011年9月,有緣拜謁五台山。菊月季節,金風送爽。仰望“黛螺”,五花十色,好一幅壯麗秋景。由“黛螺”頂俯瞰,確有“無窮鬆韻清雙耳,不盡雲山豁雲眸”之感。

    作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五台山的宗教文化積澱和文化底蘊,源遠流長,千餘年來業已形成自身綿延不絕的文化氣脈與兼容並包的文化生態。筆者擷取如下資料,以饗讀者。

    佛教傳說,東漢永平年間,印度高僧摩騰、竺法蘭來到五台山,將印度佛教傳到五台山。

    從唐代開始,外國高僧來五台山禮佛。貞觀十年(636),新羅僧金慈藏及其弟子10餘人來五台山禮佛學法,長達2年。回國時帶著五台山求得的經像、袈裟、舍利、法器等物,回國後把袈裟、舍利分別安放於皇龍寺九層塔和大和寺塔內,將新羅白頭山之大根脈亦改名為五台山。

    儀鳳元年(676),北印度罽賓國僧佛陀波利來五台山禮拜文殊。相傳至虒陽嶺時遇文殊化身老翁,讓他回國取《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他回國取得此經後,再次來到五台山。傳說他受文殊接引,隱入金剛窟不出。從此,中國佛教界便盛傳五台山為靈山,五台山聲名遠播四方。

    唐開元中,南天竺僧菩提仙那(704760)相隨越南僧佛哲來五台山,禮拜了清涼寺、大華嚴寺等古和菩薩頂真容文殊、金剛窟文殊靈跡。開元二十四年(736)東渡日本,謁見聖武天皇,講述了五台山佛教盛況,將五台山信仰傳到日本。

    永泰二年(766),中印度那爛陀寺僧純陀與不空弟子含光到五台山,設計建造了金閣寺,將印度的建築藝術、雕塑藝術和繪畫藝術傳入五台山,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含光又造玉花寺,並奏請在金閣寺等5寺各置定額僧21人。大曆五年(770),不空親自到五台山虔修功德,弘揚密宗。為普及對文殊的信仰,奏請皇帝在天下著名寺院建文殊閣,作為五台山根本道場的支院。

    貞元十年(794),北印度僧般若三藏來五台山,巡禮五台,參觀12座寺院,長住半年。

    唐代時與五台山關係最為密切的當數日本。日本為了學習中國先進的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多次派“遣唐使”來華通好,遣唐使中的“學問僧”和“請益僧”便是專門為學習中國佛教文化而來的僧侶。

    最早到五台山的日本僧人是日本奈良興福寺僧靈仙三藏。貞元二十年(804),靈仙隨遣唐使來華,在長安參與譯經。長慶二年(822),到五台山,先後住金閣寺、鐵勤寺、蘭若寺、七佛教戒院、靈境寺。他曾剝下自己的手皮,在上麵畫上佛像,供於金閣寺銅塔內。寶曆元年(825),日本天皇賜百金,派靈仙弟子送至五台山。靈仙深受感動,將一萬粒舍利和新經二部、造敕五通,托弟子送給天皇。大和元年(827)靈仙圓寂於靈境寺。五台山僧人為紀念這位日本友好使者,在寺內建了靈仙墓塔。

    開成三年(838),日本京都比睿山延曆寺僧人、日本天台宗第三代座主圓仁慈覺大師,隨日本遣唐使來華求法。開成五年(840),圓仁率弟子來到五台山,從大華嚴寺誌遠學天台教義,巡禮五個台頂,參謁了竹林寺、金閣寺、法華寺、靈境寺、菩薩頂,共50天。在竹林寺,其兩弟子由該寺法師授具足戒。圓仁在五台山,共求得佛教經論章疏39部,帶回日本,促進了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圓仁並撰寫了《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詳細記錄了在五台山的所見所聞,成為中日友好的曆史見證,對研究當時中國和五台山的佛教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會昌元年(841),日本僧惠萼來五台山求法。會昌四年(844),惠萼第二次朝拜五台山,將日本仁明天皇桔皇後親自製作的寶幡鏡奩和繡文袈裟送到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薩。大中十二年(858),惠萼第三次上五台山。翌年,攜帶從五台山奉請的一尊觀音菩薩像由明州渡海回國,行至普陀山,因風浪阻遏,便就地結廬供奉,被稱為“不肯去觀音”,從此開創了普陀山觀音道場。

    乾符三年(876),日本僧濟全入唐,天皇公卿施舍大量黃金,作為五台山文殊菩薩供養費用。

    宋代,五台山同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亦很頻繁。太平興國九年(984),日本奈良東大寺僧然師徒一行到五台山巡禮,在大華嚴寺,與該寺高僧研討佛法,並得到寺主延一法師新著《廣清涼傳》等著述。3年後然回國,奏請天皇將愛宕山寺廟改名為五台山大清涼寺。次年,然又派弟子嘉因到五台山舉辦了供養文殊菩薩的法會,弟子成算則在日本京都嵯峨山仿照五台山清涼寺建成一座日本清涼寺。

    熙寧五年(1072),日本僧成尋率眾弟子赴五台山,將天皇及皇太後親筆書寫的經卷置於文殊像前供養。成尋在華9年,寫成《參天台五台山記》,成為研究中國佛教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金皇統年間(11411149),北印度僧吽哈囉悉利與其弟子等7人曾求佛五台山。中印度那爛陀寺華嚴僧蘇陀室利到五台山,每至一台頂,都要誦讀《華嚴經》,禪寂7日,虔誠至極。在五台山學佛修行17年,後圓寂於五台山靈鷲寺(今稱顯通寺)。

    明代,五台山對外佛教文化交流仍在發展。洪武二年(1369),印度僧具生吉祥巡禮五台山,駐錫壽安禪林,傳播印度佛法,明太祖賜號西天善世大禪師。圓寂後塔於五台山普光寺。

    永樂初,尼泊爾高僧室利沙來華,成祖封為國師。室利沙仰慕五台山,遂到五台山普寧寺靜坐修行。寂後舍利一分為二,一份存京西,一份在五台山普寧寺建塔,改普寧寺為圓照寺。

    永樂十二年(1414),印度僧釋迦也失至五台山,居顯通寺講經弘法。成祖得知後,派人詔回京師,封大國師。釋迦也失辭京至五台山繼續弘法,至宣德六年(1431)才返回本國。

    清朝實行閉關自守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一時冷落,但也出現了到印度取經學法的五台山僧人。鹹豐年間,源修和尚取道西藏抵達印度取經,遇一位曾來過五台山的老僧,老僧指點源修到清涼山造石室安居。源修返國,徑直到五台山,與蜀僧石柱造石室5間,坐靜修禪,直至圓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五台山對外佛教文化交流逐漸發展起來。1961年,新加坡僧達賢禮五台山,參拜了各個寺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五台山逐步對外開放,東南亞國家及日本的佛教僧眾與善男信女,紛紛湧向五台山,參拜文殊道場,學習佛教文化。1981年,新加坡福泉寺進香團27人、佛教朝聖團29人、菲律賓佛教進香團16人到五台山參觀朝拜,並有美國紐約光明寺住持壽冶法師等8人到五台山碧山寺做延壽譜佛千僧齋,朝禮了五頂五方文殊。

    1984年,新加坡佛教會長、世界僧伽協會副會長宏船法師率僧人15人,日本天台宗座主山田惠諦長老率日中友好訪問團一行4人來五台山禮佛。

    1985年,日本琦玉縣副知事光根秋夫一行5人、知事和一行7人先後來五台山訪問,並就日本兩神町與台懷鎮結為友好村鎮正式簽字。

    1990年,首屆中日五台山佛教學術研討會在五台山召開,日本友人鐮田茂雄、小島岱山在會上發表了研究五台山佛教的學術論文。

    1993年,日本佛教日蓮宗琦玉縣妙光寺住持三枝泰繭來五台山禮佛。

    在此期間,五台山佛教協會會長請佛,副會長慈貴、寂度、禧、妙江、大禧,僧人妙生、妙音等,先後分別赴日本奈良及比睿山、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韓國等地訪問,進行佛事交流。

    1994年10月,五台山顯通寺與日本仁叟寺結為友好寺院。1995年,兩寺組團互訪。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港、澳、台同胞踴躍回大陸觀光旅遊,港、澳、台的佛教信徒也紛紛到五台山禮佛,進行佛教文化交流。隨著港、澳的回歸祖國,港澳佛教僧尼來五台山朝拜者日益增多。

    1980年,香港寶蓮寺聖一法師率香港佛教代表團參訪了南禪寺和佛光寺。1981年,香港寶蓮寺女眾拜山團28人朝拜五台山,布施3000餘元。1982年,聖一法師率佛教徒30餘人再次朝台,布施3000餘元。

    1984年,香港法喜精舍住持智開法師與妙法精舍住持金山相偕,回到祖庭寺院尊勝寺朝拜,並投資近1000萬元重修了尊勝寺。

    1990年,台灣開證法師到五台山朝拜,見山路難行,發願投資50萬元,於1991年修建了有1080級石台階的大智路。

    1995年,五台山碧山寺舉行“護國三壇大戒”傳戒法會,受戒僧人700餘人,香港聖一法師和廣州本煥法師應邀擔任羯摩師、教授師。

    從1990年首屆五台山國際旅遊月舉辦以來,曆屆都有許多港、澳、台僧人前來參加佛事活動。

    隨著港、澳、台同胞僧眾來五台山參觀禮佛,五台山僧人也陸續到港、澳、台等地進行佛事交流:1992年,五台山佛教協會請佛等數人曾去香港;金閣寺住持廣濟曾3次去台灣;1997年,碧山寺住持妙江曾去香港;1998年,普化寺住持妙生、廣宗寺住持演明、圓照寺住持海信、顯通寺住持普正、萬佛閣住持常青曾相偕去澳門,妙生、湛普曾相偕去台灣。

    縱觀五台山對外文化交流的脈絡,可以體會:“五台山文化是一種在環五台山地區逐漸形成、延續千餘年並波及到世界‘佛教文化圈’的、以佛教文化為主幹的、以文殊道場和‘青黃並存’為標識的、兼具自然價值與人文價值、曆史意義與現實意義、物化形態與精神形態的區域文化”(肖黎民語)。這種區域文化,既彰顯出鮮明的區域特色,同時也代表著一種特殊的文化類型。

    ——管窺佛教文化的現代意義

    佛學乃科學之父,哲學之母,萬法之源。在文明的社會,已成為眾人的理性認識。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佐科學之偏。國民不可無宗教思想,蓋教有輔政之功,政有護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並行不悖。”

    如今,旅遊業成為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宗教文化更是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站在學術角度,還是站在旅遊產業角度,深入學習了解博大精微的佛教文化,對於中華文明的傳承,對於區域文化的重構,對於先進文化的建設以及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確實都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智慧山與多民族團結

    走近五台山,看到許多身著藏族服裝的僧人,引起關注。在人民銀行培訓中心,還有一副楹聯映入眼簾:心臨勝境清水河,緣對南山仰天佛(殷介炎)。激發了我深入學習五台山佛教文化,感悟前輩智慧的理念。

    肖黎民先生《五台山文化的現代意義》(《光明日報》2004年9月21日)一文,概括得很好:“五台山佛教文化是考察中國佛教曆史的活性標本,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有形載體。”

    五台山被稱作“智慧山”。吸引無數中外旅遊客人、信眾瞻仰,其香火之盛,十分壯觀。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沉醉湘水》,方便以後閱讀沉醉湘水沉醉湘水48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沉醉湘水沉醉湘水48並對沉醉湘水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