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麵臨的問題及對策的思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金融視點(2014年1期) 本章:正文 關於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麵臨的問題及對策的思考

    關於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麵臨的問題及對策的思考

    業務探討

    作者:李洪強

    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目前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還存在著一係列問題亟需解決。文章從闡述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在增強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強金融風險規避機製建設、提高從業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拓展資金來源渠道和創新金融服務工具等方麵探討了促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對策措施。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監管難度加大

    目前,銀行監管部門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采取的是“低門檻、嚴監管”的管理模式,適當降低了金融機構市場準入的門檻和開展業務的條件,增加農村地區正規金融機構的覆蓋麵。與此同時,采取監督措施,實行剛性的市場退出約束。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真正實現“嚴監管”的目標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一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門檻降低以後,新增加的金融機構數量較多,使銀監機構的監管責任大大增加,很多監管人員往往身兼數職,可能造成監管不到位。二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服務的範圍主要集中在鄉鎮和農村地區,開展現場監管和實地調查困難重重。三是由於金融監管政策和銀行經營業務不斷變化,監管人員的知識更新滯後,監管工作到位難。

    (二)經營成本相對較高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客戶主要是分散的農戶和農村微小企業,以種植業和養殖業貸款較多,利潤率本身就很低。同時,農民居住往往具有偏、散、遠的特點,導致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經營成本較高。作為正規化的金融機構,無論是村鎮銀行、貸款公司還是農村資金互助社,都要求有一定的硬件和軟件支持,經營成本都很高。通過對我國第一家資金互助社的調查發現,資金互助社沒有“正規化”之前,在農戶的家就可以直接辦理存貸款手續,簡單方便,安全有效。“正規化”之後,資金互助社租用了正規的營業場所,聘請了專業的會計人員,購置了保險櫃、防盜門等硬件設施。這些軟硬件設施使資金互助社的經營成本大大增加。每年高額的房屋租賃費、人員經費和水電費等成本都要靠資金互助社自身內部去消化,外部沒有任何的化解渠道。

    (三)信用風險問題突出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信貸的主要投向是種養業的簡單再生產和小規模擴大再生產。傳統的種養業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強,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一旦發生自然災害,農業生產歉收,農民收入減少,就很難還貸款。同時,由於其貸款的迫切性,貸款人在向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申請時,有可能對自己的資產作假和偽造,致使其在之後的還款過程中無法拿出足夠的資金償還貸款,對金融機構造成很大的信用風險。

    (四)從業人員素質偏低

    從業人員素質偏低是當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麵臨的現實問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大多設在經濟相對落後、貧困的農村地區,由於工作環境差、薪酬低,很難聘到學曆高、工作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從業人員,再加上交通不便、生活環境艱苦等因素,絕大多數從業人員是在當地聘任的。盡管按照《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大多數村鎮銀行的高管素質尚可,但客戶經理等從業人員往往是在當地聘任的,他們大多學曆偏低,工作經驗不足,規範操作能力較差,風險管理意識淡薄。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從業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專業知識缺乏,業務經驗不足,從而導致較高的操作風險。

    (五)資金來源渠道狹窄

    受經營環境、製度安排及自身信譽等因素的影響,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普遍存在著資金來源不足的問題。從經營環境上來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主要設在經濟比較落後的鄉鎮和農村地區,農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手頭閑置資金不多是造成資金來源不足的主要原因。從製度安排上來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也受到了種種限製。比如,村鎮銀行不得跨縣(市)吸收存款,農村資金互助社不得向非社員吸收存款,貸款公司不得吸收存款等規定,直接導致其後續發展資金嚴重不足。從自身信譽來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自成立以來雖然也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但由於成立時間不長,社會認知度不高,客戶認同感較低。農民存款還是偏好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

    (六)金融服務質量提升乏力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金融視點(2014年1期)》,方便以後閱讀金融視點(2014年1期)正文 關於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麵臨的問題及對策的思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金融視點(2014年1期)正文 關於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麵臨的問題及對策的思考並對金融視點(2014年1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