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為經濟學的誕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28期) 本章:正文 行為經濟學的誕生

    行為經濟學的誕生

    文化

    作者:薛巍

    “理性人”假設的缺陷

    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理查德·泰勒剛開始當老師時,為了選拔出最優秀的學生,他把試題出得很難,結果全班同學的平均分隻有72分,這讓許多同學感到不滿。後來泰勒想到一個辦法,下次考試時他把總分設為137分,這樣隻做對70%的題目的同學也能得96分,結果再也沒有學生抱怨試題太難了。泰勒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傳統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是錯誤的。傳統經濟學家會認為,學生在滿分為137分的考試中考得96分時,不應該比在滿分100分時考得72分更高興。但事實表明,現實中的人就是那不理性。

    泰勒說,傳統經濟學假設的理性人沒有激情,是冷漠的做最優選擇的人。這一假設是錯誤的。首先,普通人麵臨的最優選擇問題通常太難了,他們解決不了。“即使是去一趟中等規模的雜貨店,都會麵臨一個家庭預算範圍內的幾百萬種選擇的組合。這個家庭真的會做出最優選擇嗎?我們還會麵臨比購物更複雜的選擇,如職業、貸款和配偶的選擇。鑒於我們觀察到的這些領域失敗的比例,很難讚同說這些選擇都是最優的。”

    其次,最優選擇模型忽略了許多因素。在經濟人的世界,有許多東西被認為是無關的。“一個經濟人不會期望在她的結婚紀念日或生日收到禮物。實際上,一個經濟人會對禮物這種觀念感到困惑。他會認為現金是最好的禮物,它使收到禮物的人可以去買他最想買的東西。”

    《經濟學人》的文章說:“跟虛構的經濟人相比,現實中的人會做出許多不當行為。人類並不總是理性的。我們在花外快時跟花月薪時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出租車司機的生意會受到天氣和特殊事件的影響。如果他們是理性的,他們應該在生意好的時候努力工作,使收入最大化,生意不好的時候就早點收工。實際上與此相反,他們對每天的收入有一個預期,當生意不好時,他們也要工作更長時間以達到預期,生意好的時候達到預期他們就提早收工回家。”

    早在行為經濟學問世以前,就有經濟學家注意到了經濟活動中的非理性因素,比如凱恩斯。凱恩斯有著豐富的投資經驗。多年來,他成功地管理了他劍橋同事的證券投資組合。凱恩斯認為情緒或者他所說的“動物精神”在個人做決定包括投資決定時起著重要的作用。凱恩斯認為,市場在20世紀初很有效,那時經理們在公司中擁有大部分股份,知道公司價值多少。當股份更加分散時,擁有股份或者想購買股份的人對投資的價值的知識嚴重下降。到30年代中期他寫《通論》的時候,凱恩斯認為市場已經有些瘋狂了。“現有投資利潤每天的波動往往對市場產生過度的甚至荒謬的影響。”他舉例說,製冰公司的股價在夏天銷量高時價格更高,但是在一個有效率的市場,股價反映一個公司長期的價值,它不應該在夏天高、在冬天低。凱恩斯還懷疑職業的投資人更善於投資。相反,他認為職業投資人更有可能搭上非理性的浪潮而不是反擊這種浪潮。原因之一是,特立獨行的風險很高。“世俗發智慧教導人們:就人們的聲譽而言,合乎成規的失敗要優於不合乎成規的成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28期)》,方便以後閱讀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28期)正文 行為經濟學的誕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28期)正文 行為經濟學的誕生並對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28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