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記者們,學習一下莎士比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28期) 本章:正文 記者們,學習一下莎士比亞

    記者們,學習一下莎士比亞

    文化

    作者:馬淩

    “教堂尖頂那朵無人問津的浮雲,拿著注射器溫柔貼近病人胳膊的醫生,灌木籬笆下的肥胖田鼠,敲打白煮蛋殼的孩子和一旁滿眼慈愛的母親,膽大心細巡視海岸的核潛艇,研製出首個新型引擎樣本的工廠,以及雖百般挑釁卻仍能保持克製和寬容的伴侶。”——這些日常生活中較為正常、平凡、正麵的部分,絕少有可能出現在新聞。而那些離奇、罕見、黑暗的事件,則大有可能被用來填塞廣告與廣告之間的那些版麵。翻開19世紀的歐美報刊當能明了,“反常性”原本就是商業報刊的金科玉律;此刻登陸任何一個新聞門戶網站,任何人也都能領會:“反常性”今日仍然是、並將永遠是、最能吸引關注的新聞元素。

    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寫了一本《新聞的騷動》,把新聞產品與新聞界的弊病一一針砭。以他一貫的生花妙筆,雖然並未使用新聞學那些少得可憐的理論術語——譬如“議程設置”、“新聞價值”、“框架”、“新聞專業主義”、“客觀性”、“把關人”、“刻板印象”、“擬態環境”、“選擇與遮蔽”、“媒介素養教育”——卻也鞭辟入、條分縷析,足以讓新聞學教授們汗顏,同時讓新聞編輯部的主編主筆們蹙眉,沒辦法,德波頓是站在受眾一邊,立場決定了矛頭所向。

    在德波頓看來,政治新聞讀起來枯燥乏味,數字和專門知識令人困惑,將權力人物拉下馬來固然帶給大眾一時的滿足,但是新聞媒體往往不能引導公眾將注意力投向更為嚴重和隱匿的政治-社會的結構缺陷。新聞報道傾向於將事件按照特定的模子框定,削弱了受眾從其他角度進行深層思考的意願甚至能力。國際新聞更是八股而幹癟,以國家的外交及經濟關係為優先,因此隻忙著告訴受眾:該與誰為敵、和誰貿易、或憐憫誰,一味呈現對方的黑暗麵,既不報道對方的生活常態和人情細節,也不促進國際間的相互理解。經濟新聞充斥著各種數據、術語與圖表,令很多平民讀者雲霧,很多屬於“投資人新聞”,新聞界的無數人力被用來幫助投資者回答一個問題:我們的錢應該投給哪些公司?多數的經濟報道並不提供附帶政治因素的經濟教育,原因不外乎兩種:或者因為新聞自身亦感覺困惑或煩心,或者因為新聞也是現狀的受益者。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28期)》,方便以後閱讀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28期)正文 記者們,學習一下莎士比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28期)正文 記者們,學習一下莎士比亞並對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28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