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邢台任縣為例論析縣域文化產業發展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當代經濟(2015年2期) 本章:正文 以邢台任縣為例論析縣域文化產業發展

    以邢台任縣為例論析縣域文化產業發展

    案例剖析

    作者:麻曉宏

    【摘要】 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做為傳統農業縣,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如何抓住國家對文化建設空前重視的有利機遇、利用傳統曆史文化資源、發展文化產業,使之在縣域經濟結構優化與經濟轉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實現“有中生新”,就成為當地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 地域文化 特色產業 發展對策

    一、任縣地域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任縣,位於華北平原中部,邢襄東臨,屬太行山東麓衝積平原,是河北省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也是典型的傳統農業縣。曆史悠久,人文鼎盛,有2000多年的曆史。近年來,任縣立足本縣,結合曆史名人、宮燈製作、太極文化和產品博覽交易會的實際,大力挖掘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品牌,發展文化產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

    1、曆史名人文化產業

    隨著文化產業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速本地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任縣著力打造曆史文化名人品牌,逐步形成曆史名人文化產業,帶動旅遊產業發展,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任縣是遊氏文化中興之地,擁有和合二仙、董氏太極、大陸澤文化等,在此基礎上,興建了雅集曆史公園、冀南革命暴動紀念館、規劃了太極產業遊園、董氏太極館、王其和太極研究會,成立了任縣武術協會、楊氏、董氏、王其和氏、秦文禮太極研究會,使太極文化係統管理,整合了太極文化資源逐漸向規模化、產業化引導發展。

    2、地域文化產品產業

    一是農產品產業,初步形成觀光園、采摘園、民俗休閑植物園,突出精、優、特、新品種通過商標注冊,名牌認定手段,產業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形成大小基地21個,蔬菜標準園1個。注冊了宜采園、沃隆、甘寨綠等20多個蔬菜品牌商標,榮獲省優質農產品品牌商標2個。認證無公害產地4畝、無公害農產品8個,蔬菜綠色食品認證達到11個。優質專用糧食、無公害蔬菜、食用菌、優質雜糧、特色種植等產業發展步伐加快,農業經濟總量穩定持長,農民收入不斷增加。二是宮燈文化產業。任縣宮燈製作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主要集中於該縣駱莊鄉達六莊村,二十餘年來一直處於自發型、鬆散式、低層次發展狀態。近年來,任縣縣委、縣政府堅持把做優做強宮燈產業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主攻點和就近吸納、轉移農村勞動力,繁榮鄉村經濟的主抓手,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通過戶與戶之間結對幫扶、村與村之間參觀學習交流發展經驗,使宮燈製作作坊和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該縣宮燈產業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農民收入也日漸增加。2013年組建了宮燈產業協會,成立了任縣陸和宮燈製造有限公司,注冊了“秀喜”牌商標,對外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價格,“協會+公司+作坊”的優勢效應正逐步顯現,實現了從以前“單打獨鬥”到現在“抱團經營”的轉變,同時進一步擴大企業規模,積極申報上級專項文化產業資金幫扶,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宮燈研發展示車間。三是太極文化產業。任縣自古就有“武術之鄉”的美譽,雖非太極拳發祥之地,但亦可謂“中興之所”。楊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赫式太極拳在任縣都有正脈傳承。特別是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獨具任縣獨特風格的董氏太極拳、王其和式太極拳,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如何讓太極拳更好地為本地經濟服務,實現武術、文化、經濟三方共贏,成為擺在該縣麵前的一個重大課題。任縣從推廣普及、打造品牌、服務經濟等方麵入手,探索出了一條太極拳文化發展的新路子。

    3、產品博覽會文化產業

    任縣的裝備製造業可謂曆史悠久,沉澱深厚,數控旋切機、混凝土攪拌機、塔式起重機、滾絲機、蜂窩煤機等產品暢銷海內外,遠銷印度、土庫曼斯坦。任縣5.16產品博覽會已經連續舉辦了4年,已經形成的產品博覽產業,展會以商品展示展銷、經貿洽談、項目推介為重點,為廣大客商搭建了一個品牌與文化傳播、貿易與消費同步、形象與實力展示、市場與資源整合的平台。同時,通過大型展覽活動,展示任縣區域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政治環境等諸多優勢,提升任縣整體形象,擴大任縣及邢台知名度。博覽會突出裝備製造、橡塑製品、精細化工、絲釘及標準件、紡織服裝、農產品等六大係列。

    二、任縣縣域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文化產業規模小

    目前任縣文化產業集中程度不高,缺乏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由於起步較晚和產品低端、市場混亂等原因,導致的文化企業規模小、分散、實力弱的問題比較突出,規模普遍偏小,缺少戰略投資者和骨幹企業。

    2、技術含量低、自主知識產權匱乏

    以任縣宮燈產業為例,一直走不出缺乏創意的瓶頸,創意環節位於文化產業鏈的源頭,是所有下遊環節的基礎,目前縣域文化產業創意環節依然薄弱。在題材方麵,僅局限於傳統式樣,缺乏市場競爭力與發展活力,從而其經濟效益受到影響。此外,對於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等諸多問題也成為阻礙產業發展的因素。

    3、市場化程度低

    文化企事業單位對文化市場的重視和調研不夠,市場開拓意識不強,營銷能力普遍較低,尚未形成與市場經濟體製適應的營銷模式,導致文化產品市場化程度低,即使是優質產品也難以形成產業鏈,產品附加值得不到有效挖掘。

    4、職能交叉製約企業發展

    政府職能方麵的“缺位”和“越位”並存,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職能交叉、行政管理成本過高的問題依然突出。地方政府對文化市場微觀主體經營活動幹預過多的問題仍然比較普遍。這不僅導致了市場主體的交易成本過高,而且依靠以行政資金為主要手段和行政推進為主要方式的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門配置資源的傳統體製,導致了管辦不分、資助覆蓋麵窄、監管缺失等一係列弊端。

    5、融資難製約企業發展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當代經濟(2015年2期)》,方便以後閱讀當代經濟(2015年2期)正文 以邢台任縣為例論析縣域文化產業發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當代經濟(2015年2期)正文 以邢台任縣為例論析縣域文化產業發展並對當代經濟(2015年2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