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民生新聞的差異化認知解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今傳媒(2014年10期) 本章:正文 對民生新聞的差異化認知解析

    對民生新聞的差異化認知解析

    媒介批評

    作者:楊季翰 張娟莉

    作者簡介:楊季翰,男,陝西廣播電視台研究發展部副主任,高級記者,主要從事新聞實務與新聞發展研究;張娟莉,女,陝西廣播電視台研究發展部記者,主要從事電視節目評估工作。

    摘 要:民生新聞是中國當代電視最耐人尋味的現象之一。一方麵民生新聞在各地電視台遍地開花,因其報道內容貼近百姓生活而廣受追捧,收視率也居高不下;另一方麵,有人認為它瑣碎低俗,負麵消息多,質疑和批評聲不斷。這種對同一類新聞截然不同的態度,在新聞評論中相當少見,它體現了中國社會變革帶來思想觀念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在對新聞認知中產生的矛盾與差異,它將成為我們這個特定時代特定的新聞現象。

    關鍵詞:傳播形態;差異化認知;新聞價值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10-0058-02

    民生新聞是中國當代電視最耐人尋味的現象之一。在五十多年新聞聯播的新聞傳播模式下,21世紀初民生新聞遍地開花,它的出生伴隨著高收視率的是高批評率,十年多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受到批評指責,在眾多的批評下它不僅沒有衰亡,反而不斷發展壯大。它的存在如同一個悖論,體現了中國社會變革在新聞發展中產生的形態認知與價值判斷上的矛盾與差異。

    一、差異化認知的表現

    21世紀初,全國各地電視台不約而同相繼開播民生新聞欄目,如江蘇電視台《南京零距離》、安徽台的《第一時間》、湖南經視的《都市時間》、重慶台的《天天630》和杭州台的《阿六頭說新聞》、陝西電視台《都市快報》等。十多年來,各地民生新聞欄目由最初半小時以內的短消息集合,相繼增加了話題板塊,熱線板塊、評論板塊、深度報道板塊、網絡訊板塊等,時間也都擴展到一小時以上。然而,與民生新聞不斷發展壯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責難與批評也不絕於耳。批評最多的是認為民生新聞瑣碎、低俗,報道的內容無關國計民生,動輒是道路堵塞,房屋漏水,打架鬥毆,鄰糾紛,家長短,街談巷議。如果刨去極端化的案例不說,就現實的報道來說,民生新聞整體關注的都是老百姓身邊的事,這些事無疑都是生活瑣事,相比起時政新聞來說,屬於小事小情,與國計民生關聯不大,相比起來說它雞毛蒜皮也不為過。但瑣碎並不意味著低俗,至於個別情調不高,自有觀眾的遙控板來選擇與淘汰。遙控板淘汰的結果是,民生新聞不僅生存了下來,而且收視率一直居於各台自辦欄目前列,有的還蓋過了電視劇的收視。於是,一方麵很多人認為民生新聞因報道的事小而不足觀,迎合觀眾低級趣味,新聞價值低,發展餘地小;另一方麵民生新聞因這些小事貼近百姓而擁有比其他新聞更多的觀眾,收視率一直雄踞各電視台榜首,枝繁葉茂,發展茁壯。這確實是一個矛盾現象,近乎一個悖論,唱紅唱衰,各說各話,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有道理,誰也說服不了誰。和對其他節目壓倒性地叫好或批評不同,這種相互矛盾截然不同的看法,更體現了我們這個特定時代特定的新聞現象。

    二、形態認知的差異

    民生新聞的悖論來自對不同新聞形態的認識。也就是說,很多人以對聯播新聞的認知來衡量民生新聞,忽略了新聞聯播的聯播新聞和民生新聞的差異。《新聞聯播》作為中國電視媒體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新聞形態,它的內容與形式早已深入人心,幾乎就是新聞欄目形態的代表。幾十年來,《新聞聯播》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發布著黨和政府的聲音,它的權威性、廣泛性加深了人們對這種新聞形態的認知:重要領導的活動,重大政策方針的發布,主題宣傳,典型宣傳是新聞聯播的主要內容和一貫特色。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評論都會在新聞聯播上出現。看新聞聯播,了解天下大事,成了觀眾對新聞聯播的自然認知。

    而民生新聞卻是在《新聞聯播》出現了四十年之後出現的新聞欄目形態。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社會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到來,人們對身邊的紛紜變化渴望了解,對自己的利益訴求渴望得到滿足。廣告逐漸進入媒體,收視率逐漸被人重視,關注百姓生活的報道受到人們追捧,一些關心民生話題的欄目開始出現。如中央電視台的《東方時空》與《焦點訪談》,陝西電視台的《時代廣場》等。它們當初以新聞雜誌或都市生活類的名義出現,對民生的關注和對不良現象的曝光,贏得了廣泛的關注。經過幾年的發展,2002年,全國眾多省級媒體幾乎不約而同地推出了以關注百姓為訴求的新聞欄目,他們把焦點對準普通的百姓,關注百姓眼前事、身邊事、有趣事、麻煩事,我們把它們統稱為民生新聞。他們不再把鏡頭仰視而是平視,對準了坐在電視的最大多數人群,即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和這些芸芸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事件成了它的主要內容。民生新聞為了適應這些觀眾的口味,即使評論,也不再是義正嚴詞地莊嚴發布,而是幽默諷刺的個性化評說,甚至是多元觀點的相互碰撞。如果看慣了新聞聯播,或者以對新聞聯播的認知來看民生新聞,自然會覺得民生新聞瑣碎不足觀,低俗不足道。

    民生新聞和聯播新聞是兩個不同概念的新聞欄目,當然這並不是說它們對立排斥,相反,我們可以說它們是互相補充,互為表的新聞欄目。就時間順序而言,每個台都是先有聯播新聞後有民生新聞,聯播新聞以時政、經濟、社會等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件為切入點,是謂“大敘事”,民生新聞以百姓生活等具體事件為切入點,是謂“小敘述”。兩者的訴求不一樣,呈現出來的狀態也不一樣,民生新聞呈現出的是一種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的風俗畫,人間百態、世情炎涼盡收眼底,就像《清明上河圖》一樣,沒有《拿破侖一世加冕大典》那樣反映的人物重要,題材重大。但是,小百姓的衣食住行,行賈坐商的買賣經營,更全麵反映了那個社會的風貌。雖然出現的都是無名之輩、芸芸眾生,從事的都是柴米油鹽的日常營生,但它們同樣甚至更具有認知的意義和價值。

    三、價值判斷的差異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今傳媒(2014年10期)》,方便以後閱讀今傳媒(2014年10期)正文 對民生新聞的差異化認知解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今傳媒(2014年10期)正文 對民生新聞的差異化認知解析並對今傳媒(2014年10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