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家審計服務國家治理的路徑研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商業會計(2014年20期) 本章:正文 國家審計服務國家治理的路徑研究

    國家審計服務國家治理的路徑研究

    審計

    作者:王丹

    摘要: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首次提出“促進國家治理體係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審計要充分發揮審計職能,服務國家治理。基於此,本文首先探討了國家治理的內涵、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之間的關係。其次,分析了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中應該發揮的作用。最後,提出國家審計服務於國家治理選擇的路徑,為國家審計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治理提出新的思路和理論指導。

    關鍵詞:國家治理 國家審計 作用 選擇路徑

    一、國家治理與國家審計

    (一)國家治理的內涵辨析

    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首次提出“促進國家治理體係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一個突破和亮點。之前我們探討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與人民之間的關係。最開始的說法是國家統治,之後講國家管理,現在變成了治理。統治和管理這兩個詞語都有管的含義,然而,改用“治理”更看重的是多主體,包括個人、組織和單位,強調兩個通道既有從頂部到底部,也有從底部到頂部,甚至可以從中間向上向下延伸開,鋪展開來,更強調平等、互助、協商,打破了原有體製下的對立格局,更具有現代化的氣息。

    陳春常(2010)認為,“國家治理的實質是通過它們的屬性和功能,協調並減輕衝突和矛盾,以保持一個特定的秩序。郭小聰(2010)指出,國家治理就是指該國家的統治者管理主權國家,其管理當局為實現社會發展目標,通過製度安排和機構設置,協作經濟組織、政治組織和民間社會共同努力,共同管理國家公共事務,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劉家義審計長指出,“國家治理是通過國家權力,對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進行控製,管理和服務,保障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維護人民的利益,維持社會穩定,實現國家的科學發展。”

    國家治理除了要包涵中央機關對社會的治理,還包括對國家機構之間的關係、國家和人民之間的關係進行正確處理,是全麵有效的協調社會關係的概念,涉及到如何更好地參與權力配置,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水平。國家治理體係是由經濟、政治、社會、自然環境等各個領域組成的國家治理戰略。國家治理能力建設是運用國家製度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國家治理體係和國家治理能力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有良好的國家治理體係才能提高國家治理能力。隻有提高了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係的效能。當代中國,完善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製度,我們必須促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二)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的關係

    公共受托責任是國家審計和國家治理的理論基礎,是公共機構受托對公共資源的管理。在該理論中,社會公眾是委托人,全國各級政府機關是受托人。在委托人的要求下,受托人必須盡責管理社會公共資源,接受公眾監督,形成這樣一個公眾和政府之間的委托代理關係。基於公眾受托責任關係產生的國家審計,其根本目的是保證和促進公眾受托責任的有效履行。為了促進充分有效地履行公共受托責任,有必要建立一種能夠解決委托代理問題的治理機製,國家治理的最終目標是協調政府和公眾之間的關係,管理和促進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

    國家審計通過管理國家公共事務開展審計監督工作,以形成對公共權力約束的政府,並評估其是否適當地履行了公共受托責任,實現公眾問責的目標,而國家審計可以更好地保證政府受托責任履行,提高國家治理水平。由此,國家審計是國家治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二、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中應該發揮的作用

    國家治理,就是黨領導人民依照法律法規,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管理和服務,保障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實現國家的科學發展。在我國,它包括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等基本政治製度,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以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的體製機製、法律法規。這些構成了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製度,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依托。而國家審計作為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工具,是實現社會公平的稅收杠杆,是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保證,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有效手段。總之,在完善國家治理體係中國家審計可以發揮有效的作用。

    (一)促進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落實,保證國家治理目標的實現

    國家治理隻有實現了預期目標,才是有效的。近年來,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促使黨和國家製定了一係列的政策,法規和措施,以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而國家審計機關以黨和政府的工作為中心,在決策部門做出重大決策和製定政策的過程中,及時掌握和積累大量的一手資料,並且對各種信息進行鑒別和篩選,以判別經濟信息的可靠程度,最終為宏觀政策的製定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在重大決策和政策措施落實後,及時發現各種政策措施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及時處理糾正,保證政策措施正常實施,保障國家經濟活動有效性的實現。

    (二)維護經濟安全,保護國家利益,促進國家治理

    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的問題涉及多個領域和多種因素。國家審計是國家經濟安全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經濟安全不能僅依靠傳統的審計職能,應注意發揮國家審計的“免疫係統”的功能,審計機關應針對國家重大項目、重點資金的運作情況、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開展重點審計,發現當前經濟運行中的安全隱患,主動建議各級政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經濟損失,有效地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促進國家治理。

    (三)增強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推動國家治理主體的多元化

    我國國家治理模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主體的多元化管理上,強調讓各種社會組織和公民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到國家事務的管理中來。但是經濟建設中的權力監督以及信息的不透明造成社會組織、公民和政府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公眾很難及時準確地了解政府的政策意圖和治理措施,造成公眾對國家治理的不滿,從而危及到國家治理的利益需求。國家審計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並且實行審計公告製度,以促進信息和政務公開,幫助公眾了解政府職能,消除誤解並取得信任,以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可以實現,從而提高參與國家治理的積極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商業會計(2014年20期)》,方便以後閱讀商業會計(2014年20期)正文 國家審計服務國家治理的路徑研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商業會計(2014年20期)正文 國家審計服務國家治理的路徑研究並對商業會計(2014年20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