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lBM的服務轉型啟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銷售與市場amp;#183;管理版(2010年2期) 本章:正文 lBM的服務轉型啟示

    像IBM這樣擁有如此“龐大身軀”的企業,卻可以輕盈地實現服務轉型,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企業理應做得更好。

    服務營銷方興未艾

    中國製造業擔負了“產業興國”的曆史重任,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伴隨著中國外向型經濟的興起,以及“世界工廠”地位的形成,製造業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規模,不經意間,我們擁有了很多產業的“世界第一”。然而,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來臨,出口業務銳減,國內市場則競爭激烈,大部分行業利潤率日益下降,同時客戶的要求卻越來越高,而這些難題不光是製造業,所有的企業都在麵對。

    那,當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薄利多銷、品牌塑造等手段都用盡之後,我們的企業還有什辦法呢?

    服務,也就是service,是我們尚未發掘的另一桶金。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製造業價值鏈各環節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高附加值環節不斷向產業鏈的上下遊轉移,研發和服務已經成為單獨的、發展空間廣闊的商品。1992年,宏創始人施振榮先生為再造宏提出的“產業微笑曲線”理論中就有這樣的論述:在微笑曲線上,中間是製造,左邊是研發(屬於全球性的競爭),右邊是營銷(主要是地區性的競爭)。當前製造產生的利潤低,全球製造業也已供過於求,但是研發、營銷、服務的附加價值高,因此產業未來應朝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也就是一邊加強研發,創造知識產權,一邊加強客戶導向的營銷與服務。(見圖1)

    隨著產業價值鏈的上移,服務在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中的比例會不斷增加。最典型的莫過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服務發展史,伴隨著傳統製造業的下滑,西方國家經濟產值的60%以上都來自於服務部門,服務的地位日益重要,成為社會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最重要推動力。按照管理大師德魯克的觀點,各國經濟增長的衝擊已經從商品貿易轉向服務貿易。所以,未來我們的企業向服務轉型,是應對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利潤率卻走低的必然選擇。

    提到服務,很多人會理所當然地想到售後服務,其實服務是一個很寬泛的定義。美國市場營銷學會(AMA)對服務的定義是:服務是用於出售或是同產品一起進行出售的活動、利益或滿足感。而營銷學泰鬥菲利普·科特勒對服務的詮釋是:服務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無形的任何東西或利益,並且不能導致任何所有權的產生。它的產生可能與某種有形產品聯係在一起,也可能毫無關係。

    相信人們都了解,服務“看上去很美”,不過,怎樣去做服務?如何實現服務轉型呢?我們不得不提IBM,一頭能輕盈轉身的大象,當年是怎做到的呢?

    IBM的四階段服務轉型

    1993年初,作為硬盤、PC等一係列IT產品的發明創造者,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計算機企業IBM走到了盛極而衰的最低點,麵臨著這樣的困境:一方麵,由於IBM內部組織僵化,結構臃腫,已經不能及時對市場需求做出反應,導致收入和利潤都無法達到目標,另一方麵,由於計算機行業正處在更新換代的變革時期,硬件產品利潤率下降,同時競爭日趨激烈,市場遭到反應快且生命力極強的新興企業的蠶食,公司的傳統優勢業務大型主機銷售急速下滑,個人電腦業務則一直不景氣,由IBM初創的軟硬件捆綁銷售的模式也遭到了挑戰。

    與此同時,IBM軟件業務也找不到方向,被迫大規模裁員17.5萬人;現金流嚴重不足,三年累計虧損高達160多億美元;整個公司有被拆分的危險(拆分成幾個或幾十個專業化中小型公司);管理委員會找不到合適的領導人,人心渙散,社會輿論一邊倒,認為這個IT巨人已經壽終正寢……當時的媒體描述稱,IBM“一隻腳已經邁進了墳墓”,就像一頭步履蹣跚、一步步邁向沼澤地的大象。所幸的是,危機也是轉機。在極度“黑暗”、充滿“悲傷”的境況下,郭士納這位企業管理大師接過了帥印,於是IBM開始了它長達9年的服務轉型曆程。

    IBM發現,IT行業發展的趨勢是產業逐漸細分,各種硬件、軟件逐步發展和分化,形成一個個的細分需求和市場,IT業變得越來越複雜。在這種背景下,IBM看到,在未來的十年中,客戶將逐漸看重那些能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即能將各種供應商所提供的電腦零部件和軟件進行整合的技術方案,以及能將技術整合到一個企業流程中的公司。信息技術產業將變成以服務為主導的產業,而並不以技術為主導。一個企業不可能把所有環節都做到,於是,IBM選擇了做行業的整合者,成為一個綜合的服務方案提供商。於是,IBM這頭藍色大象,在這個思路的指引下,逐步進行了四個階段的轉型。

    第一階段,保持IBM的完整,不分散實力,同時通過降價、技術更新等手段重新建立IBM在傳統產品中的領導地位。

    第二階段,重組核心流程,發展服務、軟件等新業務。讓大象麵向市場,提出“客戶中心”模式,對內進行組織機構改革,改變原有的“地域分割、各自為政”的組織體係,組建以客戶為導向的組織結構。IBM將原有的機構和人員重新改造為麵向不同行業的12個集團,並重組了全球的分支機構,徹底改變了“以產品為核心”的經營策略,以整合各種資源,為客戶創造價值。這樣,IBM一改之前以單獨產品線為劃分的銷售方式,保證每個經銷商都可以經銷全部的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

    第三階段,通過流程、IT和網絡的整合,進入電子商務和知識管理時代。

    第四階段,剝離常規性的硬件業務,並積極收購重組服務和軟件業務。2002年以35億美元收購了普華永道的詢部門,同一年,IBM放棄全球磁盤存儲市場20%的份額,將硬盤業務出售給日立;2005年,將全球PC業務出售給中國聯想,2007年,將商用打印機業務出售給日本理光,同時,IBM也收購了不少軟件企業……通過一係列兼並重組,IBM徹底轉變為服務提供商,同時業務重點轉向服務及外包。

    IBM忍受了服務業務不成熟前一直虧損的痛楚,也承受了轉型過程中的不斷跌倒,最終終於可以做到輕盈轉身。轉型過後,IBM的營業收入穩步增長,同時服務及軟件業務在總體營收中所占比例也日益擴大,並占據主要地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銷售與市場amp;#183;管理版(2010年2期)》,方便以後閱讀銷售與市場amp;#183;管理版(2010年2期)正文 lBM的服務轉型啟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銷售與市場amp;#183;管理版(2010年2期)正文 lBM的服務轉型啟示並對銷售與市場amp;#183;管理版(2010年2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