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此風光,便能成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讀書文摘(2014年2期) 本章:正文 有此風光,便能成事

    有此風光,便能成事

    閑話·閑話不閑

    作者:薛仁明

    曆來打天下,一賴武將,二賴謀臣。劉邦一向不喜讀書之人,可他身旁謀士,卻是陣容堅強。這看似矛盾,其實是得力於他的大度能容、從諫如流;讀書人若真有見地,又不酸不腐,劉邦還是一聽便知的。那時,扶保劉邦的群士,有張良,有陳平,有叔孫通。其中,張良凡事不沾不滯、若即若離,那身手,宛若遊龍;因此,生前死後,一直是個沒是非的神仙般人物。至於陳平,人間煙火氣就重了些,於是,是非也多了。但是,真要說是非爭議,則屬叔孫通最多。

    叔孫通是魯國大夫叔孫氏之後,嫻熟禮樂,是個儒者。打天下時,儒者很難派得上用場;可天下一定,叔孫通這般的儒者便可一展所長。《史記》稱叔孫通是“漢家儒宗”,可曆來非議叔孫通的人,卻也統統都是些儒生。這有意思。

    當初,劉邦因民間出身,又生性疏闊,極不耐煩繁文縟節。即皇帝位後,便將所有的儀節,能免則免,一切從簡。結果,因簡易過了頭,最後連起碼的威儀也蕩然無存;但見堂堂朝廷中,不時有“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甚至“拔劍擊柱”等等離譜之事。劉邦看了頭痛,叔孫通便趁機進言,“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臣願征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

    就這樣,叔孫通去了魯地,征召儒生三十餘人,準備重定朝儀。結果,有兩位先生不僅拒絕,還當麵羞辱了叔孫通。羞辱之要點一:叔孫通“所事者,且(近乎)十主,皆麵腴以得親貴”;換言之,叔孫通人格卑劣,毫無節操,他們不屑與之為伍。其二:“禮樂所由起,積德百年而後可興也”,當時天下初定,遠遠還沒“積德”,叔孫通就“急著”製禮作樂;所製禮樂,必然“不合古”,必然是個贗品,因此,他們拒絕參與這一個“贗品工程”。說罷,還對叔孫通撂話,“公往矣,無汙我!”(你走,別髒了我!)

    !有趣。

    這第二點,當然是兩位先生的迂腐。畢竟,禮樂養人;上自朝廷,下至萬民,禮樂本是最徹頭徹尾的教化之道;啥時能用,啥時就趕緊去用。正當天下初定、亟需教化時,此時不製禮樂,更待何時?禮樂本非點綴裝飾,而係天下之所必需;既是必需,又豈能苦等“積德百年而後興”?誠然,在極古之時,禮樂確非一蹴可成,的確“積德多年”而後興;可當禮樂規模已成,後世大可不必重新再來,隻需在舊有的基礎上因革損益、與時俱變,製定出合適當代的新禮樂即可。“五帝異樂,三王不同禮”,隻要把握住禮樂的根本,所有的因革損益,都隻在證明禮樂內在的活潑與彈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讀書文摘(2014年2期)》,方便以後閱讀讀書文摘(2014年2期)正文 有此風光,便能成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讀書文摘(2014年2期)正文 有此風光,便能成事並對讀書文摘(2014年2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