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文化演變視角下對當代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探討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電影評介(2014年14期) 本章:正文 基於文化演變視角下對當代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探討

    基於文化演變視角下對當代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探討

    文化藝術

    作者:劉澍

    【作者簡介】劉澍,女,江蘇徐州人,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理論碩士生,主要從事中西方藝術理論及漢畫像藝術方麵的研究。【基金項目】徐州音樂廳 當代藝術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中國的當代公共藝術從無到有,從禁錮統一到奔放自由,從少有成就到如今的正麵形象和負麵評價共存,其自身的價值和延伸意義逐漸從創作個體轉移至受眾本身,這就要求我們需要尋找一條能夠使中國當代藝術更好發展的道路,而客觀的審視自身就成為當下必須麵對的問題。

    一、公共藝術: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城市學研究者芒福德說過:“城市孕育了藝術,也成就了藝術;城市創造了劇場,也成為了劇場。”[1]聯合國人居組織發布的《伊斯坦布爾宣言》強調:“我們的城市必須成為人類能夠過上有尊嚴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滿希望的美滿生活的地方。”在全球一體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各種學科和領域多元交叉,科技文明和信息傳播讓地區的地域性和全球性無法避免的聯係起來。城市多元並存、兼收並蓄、尋求新鮮以致加速更新換代的特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促進了人類社會秩序的完善,但與此同時人們所處城市的生活質量也在麵臨著各種挑戰,諸如摩擦、衝突、限製、缺失、汙染等等,其原因歸根結底在於城市化進程中一味追求經濟效益以致無序擴張而導致的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關係的失衡。公共藝術作為一種當代的文化形態,其本身就是人類審美活動物質化的體現,借此媒介人類的審美活動可以發生、發展。公共藝術在本質上是指由藝術家為某個既定的特殊公共空間所創作的作品或者設計,[2]通過對某一地方原本景觀的改變或是元素的增減,突出某些特質從而引發共鳴,喚起人們對相關問題的思考與認識,展示某一地域的曆史與價值。公共藝術在無形中堆砌了城市的精神財富,是一種無形的文化名片,承載了這片區域獨特的文化價值觀,潛在地展現了大眾對自己生活著的這片熱土的歸屬感,是一種強力的文化符號。公共藝術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善或重塑城市的形象,並且對城市公民的精神狀態和認知方式有著積極的影響,它也會成為城市身份的標識,在塑造城市的獨特性格方麵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公共藝術在交融中發展

    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和西方藝術的“交織”,公共藝術也是如此。當代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契機將我們置身在一個充滿矛盾卻又充滿機遇的拐點,一麵是西方化的藝術理論與觀點、實踐,一麵卻是從未因時代替換而退卻熱潮的本土傳統文化傳承與民族信仰,如何讓創新從本質上擷取傳統文化精神的靈光,突破一味的表麵主義的桎梏,如何讓中國當代城市公共藝術與國際交融,既彰顯非膚淺的形式主義的民族個性,又可以突出藝術家被世界認可的獨具一格的藝術個性,從而在大交流、大創造中為廣大市民或是城市自身提供一方詩意的棲居淨土,由此來推進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這一突出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一)從固守與全盤西化的兩極到本土重構與融合嚐試

    可以說公共藝術從發展伊始就從未停止過與傳統的鬥爭,當代藝術對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衝擊了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藝術表達方式和藝術欣賞方式[3],而當代藝術強調的挑戰性、先鋒性都使得傳統意境、古典韻味被排擠到現代藝術的圈外。隨著中國文化在世界上話語權的增加,中國當代藝術再中國化已然又成為了潮流,可一味地依附傳統,實則沒有把握住傳統的精神內核,致使中國當代藝術未能獲得自己真正意義上的文化意識和藝術意識。實際上,中國當代藝術這種邊緣化的尷尬處境是與西方觀念的衝擊分不開的,資本模式使得中國元素膚淺化和碎片化,文化模式使得中國元素貶值化和停滯化,而美學模式則使得中國元素個人化和狂躁化,喪失了對精神文化傳統和心靈的內在透視。[4]國際藝術體係西方化實質給中國的難題就在於,如何既進入這一國際體係之中,同時又保持自己的中國性。中國的藝術尤其是公共藝術的呈現一直走在嚐試與發展的道路上。

    ·文化藝術劉澍:基於文化演變視角下對當代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探討(二) 在公共藝術與城市之間對話

    阿多諾曾提出大規模生產和消費的交換與流通的思想,大眾消費和公共藝術在某種意義上存在著共性,即公共藝術也屬於大眾消費的一種,也有消費主義的一麵。在消費意識形態下,人們不再拘泥於商品現有的功能而是出於某種程度上的刺激吸引下被喚起了消費的欲望,商品的象征意義大於商品的實際意義,因而商品成了一個意義不定的能指,對於不同的消費者意味著不同的所指。在倡導文化強國的今天,公共藝術的繁榮發展已然具有了符號的象征意義。縱觀當今世界,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公共藝術發展狀況與當地的文化包容度、政治民主程度、經濟發展程度都是息息相關的。諸如北京既有以紫禁城為代表的莊重的皇家文化,也由於首都的位置優越性成就了諸如798藝術文化聚集區;上海則由於經濟的衝擊和作家群的集聚形成了海派文化情調的傳統;蘇州傳承了自古以來的江南文化底蘊,而周莊後來的聞名遐邇則離不開畫家吳冠中的創作。隨著時代的發展,與城市經濟一同崛起的還有城市的公共藝術,在隨處可見的建築、文化廣場、雕塑等藝術中無不閃爍著某一區域或城市獨特的文化特質。在曆史與現實、傳統與現代、民族傳承與西方思潮之間,所有的元素共同鐫刻著每座城市獨有的文化印記。隨著公共藝術權力話語的轉移,公共藝術從講求氣派的大建築與充滿政治性的語境中解放出來,由節日轉移到日常生活本身真正實現了市民話語權的尊重,越來越多的藝術創作轉向對市民大眾的關注。比如雕塑《深圳人的一天》,題材就取材於民眾的日常生活,而廣州的《五羊群雕》和深圳的《開荒牛》都激發了當地群眾深深的歸屬感與榮耀感,這一切的發展都昭示著中國的公共藝術中在發展中一步步將“公眾參與”與“藝術性”結合起來,讓世界看到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在政治文明上的深入探索,中國公眾開始從藝術的角度考慮自己在公共空間中的位置和角色,開始重新思考作為普通公民以藝術的方式參與公共空間事務的可能性問題。[5]

    (三)有意味的形式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電影評介(2014年14期)》,方便以後閱讀電影評介(2014年14期)正文 基於文化演變視角下對當代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探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電影評介(2014年14期)正文 基於文化演變視角下對當代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的探討並對電影評介(2014年14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