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與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有關問題的研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商情(2015年12期) 本章:正文 關於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與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有關問題的研究

    關於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與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有關問題的研究

    高教論壇

    作者:蘇文鵬

    大學生就業能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以來,我國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畢業生市場供給數量急劇增加,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難”成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關鍵是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製約就業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社會轉型、產業升級和新型行業的發展對人才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人才培養定位與培養模式相對滯後、學生不重視自身就業能力的培養等等。培養和造就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就要求高校應以素質教育為理念,調整辦學理念,突出辦學特色,轉變人才培養模式,關注個性的成長與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

    (一)勞動力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

    首先,表現在勞動力供給總量與企業需求上的矛盾。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勞動力供大於求。近年,隨著高校不斷擴招,畢業生數量的迅猛增加,而麵臨激烈的競爭,企業數量增加相對緩慢,導致畢業生供給量與社會有效需求短期內增幅有限的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

    其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脫節。隨著國企改革和民營企業的發展,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學曆和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一般情況下,學曆高、素質好的畢業生,其就業問題相對容易解決。另外,社會用人單位對一些熱門專業的大學畢業生需求總量較大,而一些傳統專業學科專業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實際問題是學校培養的人才不適應社會需要,從而造成學生的“滯壓”。

    (二)社會對畢業生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由於大學畢業生生源的增加,大學生勞動力資源成為了一種非稀缺的資源,從而使得大學生就業市場中的“買方市場”逐漸向用人單位傾斜,形成了需求為主導的市場配置方式。用人單位不斷提高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麵:第一、注重畢業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第二、注重畢業生的道德素質,尤其是看重畢業生的誠信程度以及是否具有敬業精神、奉獻精神、事業心和責任感。第三、注重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在工作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具體的操作動手能力。

    (三)畢業生就業形式走向多樣化、自主化、靈活化

    這主要表現在畢業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考取國家公務員、參加選調生選拔等多種途徑和方式。畢業生的自主創業是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良好途徑,不僅可以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而且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四)畢業生擇業觀念存在偏差,就業期望值和社會需要差距較大

    受長期計劃經濟和精英教育影響,部分畢業生擇業觀念存在偏差。學生對工作的期望值太高,總覺得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還要穩定。大部份學生把考公務員當和事業單位當作唯一選擇,寧可有業不就,這樣就無形縮小了就業範圍。一些學生不願到中小企業就業。而實際上,我國就業市場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業,不願到中小企業就業,無疑又縮小了畢業生的就業範圍。還有的學生認為創業不如就業。多數大學生感到創業艱難,多方麵準備不夠,缺少充足的勇氣和決心。

    二、大學生就業能力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知識麵狹窄,綜合能力不強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商情(2015年12期)》,方便以後閱讀商情(2015年12期)正文 關於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與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有關問題的研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商情(2015年12期)正文 關於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與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有關問題的研究並對商情(2015年12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