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對策建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商情(2015年12期) 本章:正文 我國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對策建議

    我國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對策建議

    思政研究

    作者:張燦

    【摘要】經濟危機後新一輪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我國作為崛起的貿易大國,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目標,既遭受了來自發達國家的頻繁反傾銷,也遭受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保護。如何突破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重圍,規避新形式的貿易保護方式,是擺在我國出口企業麵前的一個大難題,本為就此問題提出幾點對策建議。

    【關鍵詞】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主要目標;對策建議

    貿易保護主義是指通過關稅或者各種非關稅壁壘限製進口,以達到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外國商品競爭的國際貿易政策。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帶動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優化配置,自由貿易曾成為一種趨勢,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利益,但是與此同時,自由貿易也在衝擊著各國的民族產業,這種具有雙刃劍性質的貿易政策從本質上決定其具有保護性和不穩定性。2008年的金融危機為新一輪的貿易保護主義提供了催化劑,各種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及新形式的貿易保護方式頻繁出現,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又一次盛行。

    一、我國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目標

    (一)我國成為反傾銷、反補貼的主要對象

    自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遭受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總數呈曆年增長的趨勢,而且大多數反傾銷、反補貼案件經過立案調查後都得到實施,給我國相關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2014年1月歐盟對原產於中國的瓷磚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最終確定對相關出口企業征收高達32%的反傾銷稅;2014年11月美國商務部認為來自中國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存在超額補貼的現象,擬對此類產品征收“反補貼稅”,中國輪胎出口企業將被征收懲罰性關稅17.7%81.3%不等,涉及金額高達30億美元;類似的反傾銷、反補貼案件還有很多,相關企業甚至對涉案行業的出口表現出消極的應對態度。

    (二)我國同時遭受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

    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不僅在發達國家中盛行,同時諸多發展中國家也實施貿易保護政策,印度作為中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貿易夥伴,自2006年對中國的絲綢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以來,對我國出口產品的貿易訴訟年年上升,而且涉及到各行各業,給相關產業帶來了嚴重的損害。事實表明,不隻是發達國家會歧視發展中國家,而對其出口產品製造門檻,許多發展中國家有其較強的國內企業保護意識和完善的對外貿易保護法律和措施。

    (三)貿易保護主義突破傳統形式,綠色壁壘和技術壁壘興起

    以環境保護為名的“綠色壁壘”和憑借技術優勢構建的“技術壁壘”成為新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形式,一些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憑借其在經濟和技術上的優勢,製定一些苛刻的環境保護措施和技術標準來限製發展中國家產品的出口。我國製造業的出口陷入困境,尤其是我國家電產業由於環境質量指標和技術標準達不到發達國家的標準,連連遭受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和技術壁壘。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商情(2015年12期)》,方便以後閱讀商情(2015年12期)正文 我國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對策建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商情(2015年12期)正文 我國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對策建議並對商情(2015年12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