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綠”富士:3次華麗轉身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銷售與市場amp;#183;評論版(2011年1期) 本章:正文 “綠”富士:3次華麗轉身

    營銷進行時

    作者:杜海清

    稻盛和夫曾經說過:“如果一家企業不經曆3次以上的經濟危機,就算不上真正的成熟。”近年,富士膠片控股株式會社先後成功進行了數次轉型,總是能在危機中化險為夷,實現“驚險一跳”,找到新的發展契機。

    首次轉型:傳統卷片商的“數碼化生存”

    2005年10月,富士膠片在中國的投資企業——蘇州富士膠片映像公司舉行公司創建10周年儀式。在這次儀式上,富士膠片控股株式會社社長、全球總裁兼CEO古森重隆當即宣布:“公司數碼相機生產重心將從日本向中國轉移,今後富士計劃年產650萬台數碼相機中,其中2/3來自中國;蘇州富士將取代日本仙台工廠,成為富士數碼相機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

    這些公司全和傳統膠卷無關,而且分處於不同行業,但它們又都有一個共同點——數碼化。此時,人們已能清晰地感覺到,富士,已不再是人們印象中的綠盒膠卷,而是數碼產品的先行者。

    富士對於中國人而言並不陌生。在中國膠卷市場上,富士曾經是膠卷和照片的代名詞。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最高曾超過60%。1998年,柯達與中國政府達成了“全行業合資計劃”,即行業所稱的“98協議”,根據該計劃,中國承諾:在今後的3年內,不允許其他外資進入中國的感光材料行業。“除樂凱之外,分別位於廈門福達、汕頭公元、無錫阿爾梅紛紛與柯達合資。中國還承諾上海,天津,沈陽另外三家企業在合資公司3年基建期內不與其他任何外商合資,柯達為此向中方支付資產轉讓和經濟補償費3.75億美元。”在這份前所未有的“排他性協議”之後,競爭格局便發生了根本的逆轉,富士膠片不得不逐漸退出中國市場。到2001年,柯達在中國的膠卷市場占有率遠遠超過富士,中國成為柯達全球第二大市場。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富士失去中國市場的處境。但這也迫使富士膠片痛定思痛,實現數碼化的產業轉型。富士膠片控股常務董事古森社長提出了“第2次創業”的口號,投入超過2000億日元的資金,對公司產品結構進行重大改革,積極向數碼轉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麵,對公司進行徹底改革,開拓新興市場,另一方麵,集中經營資源促進成長型事業的發展,強化並購和聯盟。其中包括調整國內外工廠的生產設備,與攝影感光材料業務相關的1.5萬名員工,通過重新配置等方式縮減到1萬人。

    古森社長認為,富士之所以能夠向數碼成功轉型,主要得益於以下幾點:“首先,數碼技術開始大規模引用,公司的組織結構必須進行變革,以適應新的產業革命:其次,合並相關業務,富士膠片、富士能和富士施樂等公司三劍合璧,力促轉型:再次,在新事業的開發體製上進行調整和加強,形成整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組織氛圍;最後,激發員工最大的潛能來積極能動地發展事業。”

    積極轉型的結果是,富士膠卷在激烈的變革中站穩了腳跟,銷售收入一舉超過柯達。

    二次轉型:液晶市場風生水起

    隨著數碼技術的成熟,數碼相機的市場也日趨,飽和,利潤空間也逐漸萎縮。

    事實上,富士數碼產品的情況也經曆了一波三折。最初,因為最早轉型,富士在市場上取得了先發優勢。1998年,富士膠片向市場推出了首款數碼相機產品,在當時還處於黎明期的日本數碼相機市場上,富士膠片的產品占據了頭把交椅。據調查:1 999年富士膠片在日本的數碼相機市場份額為28.4%,即使到了2001年,也領先於第二位的奧林巴斯近5個百分點。但是,當技術力量和品牌優勢都十分強大的老牌企業,如佳能、尼康、鬆下紛紛涉足這個領域時,富士膠片的市場份額被大量蠶食。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富士對自有技術情有獨鍾,忽視了自身產品與市場的兼容性,從而失去了消費者的青睞。

    在這樣的背景下。2006年度,富士膠片控股又進行了第二次轉型:進一步縮小傳統的膠卷業務領域,將經營重點向液晶材料等非終端消費類產品轉移。

    其實,早在2000年左右,液晶彩電和等離子彩電爭奪平板彩電市場霸權的時候,富士膠片已經看準了液晶彩電的發展前景,儲備力量開發與自有技術密切相關的液晶配件。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銷售與市場amp;#183;評論版(2011年1期)》,方便以後閱讀銷售與市場amp;#183;評論版(2011年1期)正文 “綠”富士:3次華麗轉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銷售與市場amp;#183;評論版(2011年1期)正文 “綠”富士:3次華麗轉身並對銷售與市場amp;#183;評論版(2011年1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