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下一個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企業文化(2013年5期) 本章:正文 日本,下一個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點?

    日本,下一個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點?

    文化論壇

    作者:林薛棟

    摘 要:2012年,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之際,日本國債的收益率不升反降。日本能夠維持高債務低利率的原因在於,大多數債務由國內持有,為經常賬戶盈餘、高家庭儲蓄率、謹慎的金融機構和資金充裕的企業所支撐。但由於老齡化加劇、經濟增長乏力以及通貨緊縮前景不容樂觀等因素,日本債務已呈現出長期的不可持續性,且近幾年爆發主權債務危機的可能性較大。

    關鍵詞:日本債務危機 債務之謎 長期可持續性 近期風險

    近年來,發達國家的債務已經上升到二戰以來最高水平。從債務規模來看,日本無疑是負債最重的國家。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的估算,截至2012年,日本主權總債務占GDP的比率已經接近230%,政府財政赤字占GDP比例接近9%,風險指標遠遠超過警戒線水平(主權債務GDP=60%,財政赤字GDP=3%)。

    但與此相對應的是,日本國債卻是全球最穩定的主權債務,以安全保值避險而著稱。雖然日本的債務規模已經達到世界第一,但其國債利率長期呈下降之勢,這使得日本可以一直以較低的成本借債,並在債務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避免發生債務危機。按照一般邏輯,隨著債務規模的擴大,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政府將不得不提高債券的收益率。對大多數國家的實證研究也顯示,即使考慮初始債務、通貨膨脹及其他因素,債務水平上升也將導致債券收益率顯著提高。但是,2000年以來,雖然日本政府債務水平持續升高,政府財政赤字狀況也沒有改善跡象,其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卻一直處於2%以下,甚至不斷下降,到2012年5月已跌破0.9%。目前其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僅為0.715%,遠低於美國的1.62%,德國的1.37%。這也長期掩蓋了日本財政懸崖的危險程度。這一奇特的現象,被學術界稱為“日本債務之謎”。

    1.日本國債構成現狀

    日本國債表現出的這種奇怪現象源於其特殊的持有結構。日本國債的國內持有率遠遠高於歐美國家,絕大部分(約80%)為本國國內主體持有,其中以國內保險公司、養老金、銀行、儲蓄機構等持有為主,這些國內持有者均為長期穩定的買家,拋售意願很低。此外,日本中央銀行也持有10%的日本國債,亦不會輕易拋售。相對而言,雖然最近幾年海外持有規模有所增加,但仍僅占總規模的8%。國際金融危機後,外國投資者持有日本國債的比重從 2008年 9月的 7.9%下降到 2010年12月的不足5%。這種結構決定了即使日本的債務不斷增加,國際評級機構下調日本國債的信用評級,日本國債市場均不會出現大幅波動。同時,日本國債多以日元計價,日本政府完全可以通過印鈔進行融資。所以,長期以來,日本能以脆弱的財政體係維持巨額國債的運轉,主要受益於穩定而強勁的國內需求,所以對外部衝擊不敏感,對評級機構降級等行為亦不敏感。

    2.日本國債構成原因

    日本國債構成的現狀跟自身的經濟狀況有很大聯係。盡管日本對內負債累累,但對外卻是主要的債權國之一。由於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出口,同時不斷增加海外投資,日本的貿易和投資收益一直處於盈餘狀態,從而保持了巨額的經常賬戶順差。1980—2010年日本經常賬戶餘額與GDP之比一直維持在3%左右。在長期經濟蕭條和物價通縮的條件下,日本企業傾向於低杠杆經營,手握大量現金盈餘,使得信貸需求疲弱;而日本內需同樣出現長期疲弱的態勢,私人消費萎靡不振,最終形成高儲蓄。企業盈餘和私人儲蓄轉化成商業銀行存款(私人儲蓄是主要部分),造成了商業銀行存貸差持續上升,削弱了銀行盈利能力,銀行隻能將剩餘資金投入國債市場。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日本經濟再度受到重創之後,日本商業銀行大規模購買國債。用私人部門盈餘為公共部門赤字進行融資。私人部門盈餘產生的原因在於企業不借貸,私人不消費,而其根源又在於日本的通貨緊縮。正是這樣的環境使日本國債有了膨脹的基礎和穩定的買家,一旦失去這樣的環境, 日本的主權債務危機就會到來。而現在這種環境正在發生改變。

    3.國債現狀的不可持續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企業文化(2013年5期)》,方便以後閱讀企業文化(2013年5期)正文 日本,下一個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企業文化(2013年5期)正文 日本,下一個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點?並對企業文化(2013年5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