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閱讀需要關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書香兩岸(2011年2期) 本章:正文 閱讀需要關注

    專題

    作者:

    科普類

    科學鬆鼠會推薦

    科學鬆鼠會是一個傳播科學的公益團體,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科學傳播並流行起來。

    《阿司匹林傳奇》

    迪爾米德·傑弗斯/著 暴永寧、王惠/譯 三聯書店

    和寫出《大流感》的約翰·M·巴,寫出《萬物簡史》的比爾·布萊森一樣,本書作者也不是純正的科學家,卻是出於職業需要和科學認知打交道,久而通過自己的理解積累,寫出科學發展中的一些人事,不小心就變作了經典。傑弗斯是BBC電視製片人,同時也是一個作家和記者,因為父親心髒病服藥的緣故對奇藥阿司匹林開始感興趣,順藤摸瓜對它的發展曆程進行了充滿文化感的梳理。這是一段牧師、郎中、化學家、醫生、商人乃至政治家和軍事家共同鑄就的傳奇,它告訴我們,曆史上從來不乏最權威廣泛的媒體也在中縫中刊登江湖騙子偏方的時期,堅持去辨認方向的人從來是少數中的少數,混沌不清源自主觀意願的觀念從來在東西方都一樣盛行。在科學規範建立的進程中理性被反複鍛煉,必然伴隨著對其更深內涵的了解。

    《吃的真相》及《吃的真相2》

    雲無心/著 重慶出版社

    委實是舉賢不避親的舉措,我們在這個總結推薦中放入了鬆鼠成員雲無心的書,並堅信這樣做會得到讀者的首肯認同。國內科普書市場上已經多年未見如此深刻又好看、麵向一個方向的原創了,更兼它出現在各種養生健康書坑瀣一氣危害眾人的時期,引起的爭議和顛覆都有其不可忽視的意義。《吃的真相》以有別於任何飲食指南的方式,清晰表達出了堅持什、相信什、為何如此,這種聲音對於知識持有者來說原是最真實最本色的,卻在今日也成為難得,它的被接受甚至不被接受都應當引起思考:對於整個食品市場乃至大眾消費品市場,我們想象期待中的客觀公正的觀察者們哪兒去了?

    《失控》

    凱文·凱利/著 東西文庫/譯

    新星出版社

    在傳統生物領域已無市場的拉馬克定律,借著人工智能的更新迭代,殺出了一記漂亮回馬槍,被認為是達爾文進化改進效率的方向——這就是《失控》在討論程序設計和機器進化時給人最深的震撼之一。即令誕生於十多年前,著名科學作家、《連線》創始人凱文·凱利寫就的這部預言性質的計算機及互聯網進化史詩,放到今日來也一點未見陳舊過時,類似於上述這種叫人拍案的創見俯拾皆是。能做到這一點,在於作者本人強大的異於一般的係統化能力——的確,很少看到有誰能對科學技術的某個重要方麵做這完善的參悟,並加以內外整合。他是讓我們羨慕嫉妒的,科學寫作中,對知識對思想對敘述能力的追求缺一不可,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毫無疑問的巨著。

    親子教養類

    蔡穎卿推薦

    蔡穎卿,台灣著名親子教養專家,出版親子教養書籍數本。致力於生活教室的經營,希望在人生經驗較豐富的現在,

    帶領更多的孩子從實作中體會生活的美與自我照顧的完整經驗。

    《際遇:梁啟超家書》(簡)

    杜壘/編 北京出版社

    親子教養不可能以理論成專家,但言行一致的身教者會成為大家的榜樣。當人們問起父親與母親在教養上是否責任不同的時候,梁啟超先生的家書集“際遇”是我一再推薦的好書。許多人對於中國教育隻感受到威權的一麵,對於傳統的教養隻看迂腐的一麵,我們忘了自宋朝以來中國人熱情於教養的珍貴遺產。梁啟超先生是百年前的中國父親,但他言語中的細膩溫柔、對孩子情感表達的真誠、自然與黏膩,以及生命帶領中宏觀與實際的平衡,或許會令今天多數的父親感到驚訝。

    “跟孩子做朋友”幾乎成為教養中的口號,但怎做朋友,或做怎樣的好朋友,是我在細讀《際遇》才看到極為完整的的言行解答。這是一本與方法無關,卻是我所讀過,對於父母之愛以觀念詮釋得最完整的一本書。

    《越讀者》

    郝明義/著 網絡與書

    市麵上有許多關於閱讀的好書,但《越讀者》這本書的書寫角度很特別,郝明義先生以飲食觀念作為幫助讀者理解的角度,一邊介紹平衡健康的閱讀方法、一邊引發我們看見已經累積的閱讀問題、又同時提醒這個時代正以不同以往的速度前進,閱讀者應該注意的事實。

    我把這本書當成“深化閱讀”的學習書,所以常常拿起重讀。它不是一個觀點的啟發,而是一份角度很廣的提醒與帶領。書中的觀念很清楚、很深刻,內容的涉及很深也很廣,但因為文字不凝重,編排又兼顧了嚴謹與輕鬆,所以讀起來不困難也很有鼓勵的作用。

    要懂得營養攝取的基本觀念與認識食物的營養價值才能吃得健康愉快;閱讀也一樣。“開卷有益”是需要透過正確認識才能培養心靈沃土的活動,我特別推薦“已經相信閱讀好處,卻不清楚如何得到幫助”的朋友好好閱讀這本書。

    《人生基本功:建築師潘冀的砌磚哲學》

    潘冀/口述藍麗娟/撰文

    圓神出版社

    我喜歡讀各種專業人士透過自己的工作來談人生觀的書,因為落實工作的分享使觀念變得更容易取法。而透過不同的工作領域,我也得以了解世界有多大。建築師的養成所需要的磨練與養份在這本書中有深刻的分享,而麵對工作時透過工序來解說思考邏輯更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因為建築是紀律的實體,而紀律如何與生活融合,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學習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這本書以一個建築師的角度出發,含括最廣角的生活分享。無論是個人成長、工作人際、夫妻相處、親子教養、社會關懷或信仰學習,述者都以很忠誠自然的語言來傳達這位建築師所要分享的“生活基本功”;我想,基本兩個字特別重要,因為聰明與快捷方式的思路常常使我們忘了,最有競爭力的,永遠是紮得夠穩的基本功。

    設計生活類

    吳東龍推薦

    吳東龍,台灣自由作家及設計工作者,出版多本與東京設計有關的書籍,創立“東喜設計工作室”,

    並擔任木馬文化“享讀”書係規劃工作。

    《老房子新感動:東京生活空間的再提案》

    【日】東京R不動產/著 龔至貞/譯 木馬文化

    在東京,有越來越多的老房子,也有許許多多的老房子正在被改造再生。所以這本書麵,介紹了許多房子被改造的案例,有頂樓陽台、有迷你住宅、有傳統町屋改成的麵店,也有以現代主義為特色的集合住宅。這些老房子或許都有些曆史痕跡與年代意義,不過透過一些改造專家的創意與巧思,讓這些老房子都產生了新的價值,也賦予其新的生命。而老屋改造的價值何在?在於人的生活形態影響了住宅風格,老房子有記憶鑿斧的印記,也因新的生活方式而使得這些房子有新生命,更激蕩出新的火花。這些房子意想不到的使用方式,也給我們在住宅設計上帶來無限靈感,而房子的新舊、交通、尺寸等等,不再是評價的唯一標準。

    《旅行的所在》

    【日】鬆浦彌太郎/著 葉韋利/譯 大塊文化

    是作家、是編輯也是書店經營者的鬆浦彌太郎,對於旅行與生活都有異於一般人的特殊經曆,尤其還是年輕時候,一個日本人在美國住了一段不短的時間,賣牛仔褲、和書商找書,或是住進黑道經營的旅館,在異鄉的生活中,有愛情、親情也有友情,細膩而生活的敘事筆調,讓旅行中的生活也饒富故事的戲劇張力。讓人在閱讀的同時,仿佛和作者度過了一個紐約的早晨,或是一場悠閑午茶時光。

    一位創意人的養成與態度,或許就從鬆浦先生的旅行曆程、生活觀察中可以窺探其中趣味,恬淡悠遠而綿長。

    《太可惜了!創意這樣想就對了: 打造送行者的小山熏堂創意學》

    【日】小山熏堂/著 歐凱寧/譯 貓頭鷹

    身為創意人、媒體人也是電影《送行者》劇作家的小山熏堂,用“太可惜了!”這句話來貫穿全書,主要在於提醒著我們,很多的創意都藏於無形,或者是來自於不知不覺之中。

    因此,若能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事情,時時打開創意的感知天線,去察覺生活中未被發現的有趣思考,處處自我提問:如果是我,我會怎做?如果忽視過去的失敗,就太可惜了!為了停水而生氣,就太可惜了!櫃台小姐隻當櫃台小姐,太可惜了!在日常中挖掘更多的可能性,如果隻用單向的線性思考,不能在失敗中學習,不能把握好的機會,不去挑戰自己、激發自我,放棄了這些可能改變人生的契機,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綠色生活類

    林黛羚推薦

    林黛羚,台灣住的研究者,致力於提倡綠色生活。出版多本綠色建築書籍。

    《一整年不用錢》

    【英】馬克·鮑伊/著莊安祺/譯 大塊文化出版

    即使所實驗的一整年已經過完(2008~2009),Mark還是繼續過著不花錢的生活——沒有銀行賬號、不支付公家機關寄來的賬單(例如勞保、老人年金那些),但Mark的“下場”卻完全顛覆大家的刻板印象:雖然他至今住的是露營拖車車廂,吃全素,但看起來臉色紅潤、衣服幹淨、沒有體臭、臉頰幹淨沒有胡渣、甚至還因每天260下伏地挺身,體重從70公斤增到83公斤。

    Mark會做出一整年都不花錢的決定,看似很“極端”,其實“正常”。他的反應來自所看到的全球現狀:今日大家都太過於依賴各種產品通路與包裝形象,而不再思考產品的源頭的黑暗麵,以及整個環境已經受製於金錢體係。早期人類利用金錢幫助交易的流暢性,但當各種財務及貨幣開始衍生出虛幻數字時,人類從金錢的主人變成金錢的仆人。

    《卯上台塑的女人》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書香兩岸(2011年2期)》,方便以後閱讀書香兩岸(2011年2期)正文 閱讀需要關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書香兩岸(2011年2期)正文 閱讀需要關注並對書香兩岸(2011年2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