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0後作家:“經典化”路上的遭遇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江文藝(2015年3期) 本章:正文 70後作家:“經典化”路上的遭遇

    70後作家:“經典化”路上的遭遇

    自由談

    作者:翟文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批作家幾乎個個少年得誌:鐵凝、王安憶、餘華、蘇童、格非等都是二十多歲就寫出了代表性作品,莫言、賈平凹、韓少功、張煒都是三十歲出頭就名馳寰海。真是應了張愛玲的那句話:“出名要趁早”。可是,到了70後作家這忽然卡住了,而今他們紛紛步入不惑之年,卻幾乎沒有誰能確立起自己文學史上的穩固位置。文壇上早有“被遮蔽的70後”的說法,最近,身為70後作家的徐則臣“舊事重提”:“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原因讓大家集體把這一代人劃過去了,好像我們不存在一樣。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還是媒體和評論家導致的?”整整一代作家都擁擠在“經典化”的道路上停滯不前,仿佛被施了魔法,這其間自有眾多問題值得叩問。

    關於“經典化”過程,目前學術界有兩種觀點:本質主義認為作品的內在審美價值高低決定一部作品能否成為經典;建構主義則認為外部條件對作品的經典化進程起到決定作用。兩者各執一端,卻都不無偏頗,實際情形恐怕是內外兼備才能鑄就一部經典。

    韓少功先生在一次演講中稱“現在全世界都好像進入了一個文學的冬天”,各個國家都創作不出特別棒、特別好的作品。70後作家自然也生活在這個“冬天”。那,對於他們而言,創作的瓶頸在哪?我覺得病灶在於價值生態失衡。有一個概念叫“價值圈”,說的是價值按照重要程度不同一圈一圈往外延展,而居於中心的是“本體價值”和“活性價值”。所謂“本體價值”,指真、善、美,還有愛、仁慈、自由、公正、個性等,這些都是全人類共同追求的精神向度;所謂“活性價值”,都與生命肌體有關的,包括力量、健康、心靈—肉體的衝動、幸福等等。對於當下文學特別是70後作家的創作來說,普遍的狀況是“活性價值”頗受寵愛,“本體價值”難得眷顧。“本體價值”多與公共性有關,而“活性價值”聯結的多是私人生活——當代部分作家過於自戀,對世界、人類和靈魂的共通性等問題關注度不高。也就是說,他們作品中的“價值圈”於核心之處出現了漫漶和缺損。按照新批評的觀點,經典作品都具有“含混性”品質:意義多重,價值豐富。如果把經典作品比作一塊寶石,每個價值向度都構成一個麵,價值向度完整豐富,整個寶石就圓潤、對稱,藝術家把它打磨得晶瑩剔透,各個麵就能在往複折射中產生熠熠光輝。但是,“本體價值”的諸麵殘損了,整個寶石就不再勻稱,不再飽滿,無論你如何精雕細刻,都難以流光溢彩。美善統一,自是定論,所以有哲人說:“美的最高目的是讓人高尚起來。”“本體價值”殘缺了,作品如何行使“讓人高尚”的功能?審美品質又如何保障?從本質主義的觀點看,這樣的作品恐怕難以“經典化”。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長江文藝(2015年3期)》,方便以後閱讀長江文藝(2015年3期)正文 70後作家:“經典化”路上的遭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長江文藝(2015年3期)正文 70後作家:“經典化”路上的遭遇並對長江文藝(2015年3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