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錢能買來幸福嗎?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海外文摘(2015年1期) 本章:正文 金錢能買來幸福嗎?

    金錢能買來幸福嗎?

    百味人生

    作者:裘霜

    金錢能買來幸福嗎?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

    在過去幾年中,新的研究讓我們對獲得和感受之間的關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許多國家,經濟學家一直在審視收入和幸福的關係;心理學家對人類個體的研究發現了在涉及現金時,是什真正令我們怦然心動。

    乍看起來,結果似乎有點顯而易見:是的,從廣義上說,高收入者比勉強擺脫貧困的人更快樂。

    不過,對發現進行更深入的探究之後,他們得到了大量更令人驚訝、也更加有用的結論。

    簡而言之,最新研究表明,財富本身並不能為美好生活提供任何保證。比高收入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如何花錢。舉例來說,與為自己花錢相比,為別人花錢更令人愉快。而且,當人們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時,花錢旅遊、增長見識,比購買物質產品更讓人感到持久的幸福。

    讓我們看看對於指導人們更明智地使用金錢、最大限度地提升幸福感方麵,最新研究有哪些高見。

    經曆的價值超出想象

    最近,瑞安·豪威爾被一個難題所困擾。過去10年間進行的大量研究表明,相對於物質商品,生活經曆賦予我們的快樂明明更持久,可為什人們在考慮如何花錢時,還是常常否定經曆的價值,優先購買物質產品?

    作為舊金山州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瑞安·豪威爾決定一探究竟。他發現,人們之所以認為買東西能夠更好地體現金錢的價值,是因為經曆總是轉瞬即逝,但物質產品卻一直在那,看得見、摸得著,可以反複使用。所以,盡管人們偶爾會花一大筆錢去度假或購買演唱會門票,但在手頭不甚寬裕的情況下,他們堅持把有限的金錢用來購買物質產品。豪威爾說:“人們認為經曆隻能提供短暫的快樂,但實際上,它能提供更多的快樂和更持久的價值。”

    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托馬斯·季洛維奇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人們常常進行理性的計算:我的錢有限,要出去玩,要買東西。如果我出去玩,會很不錯,但很快就結束了;如果我買東西,至少可以永遠擁有它。這在事實上是正確的,但在心理層麵上卻未必,因為一旦買到手,我們很快會對自己物質財富習以為常。”這種過程叫做“享樂適應”,它使得人們難以通過購買物質感受到長久的幸福。新衣服或時髦汽車可以讓人獲得短暫的快感,但我們很快就認為它們理所當然了。

    另一方麵,季洛維奇教授認為,經曆往往能夠滿足我們更多潛在的心理需求。旅行雖然很快結束,但我們可以經常與其他人共享自己的經曆,不但能與他人有更廣泛的聯係,還有利於形成更高的認同感。如果您攀登過喜馬拉雅山,那,即使很久以後所有鍾愛的小玩意兒都被拋在腦後,您還可以常常回憶和談論這段經曆。

    更重要的是,我們往往不會拿自己的經曆跟他人攀比,而物質方麵的攀比要突出得多。季洛維奇教授說:“想象一下您剛剛買了一台新電腦,非常喜歡、滿足,接著您的一位朋友出現了,說他也剛買了一台電腦,顯示屏比您那台更亮、處理器更快。您該覺得多不爽啊!但是,如果您和您的朋友同時去度假,哪怕朋友去的地兒比您去的地兒更酷炫,您仍然擁有自己的經曆和回憶,便不會那鬧心了。”

    季洛維奇教授和他的同事們還發現,期待一段美妙的經曆,要比等著購買實際有形的商品更能帶來快感。等待一個事件的發生一般會令人興奮,而期待物質性的東西則“似乎讓人不耐煩”。

    不要對所購物品習以為常

    擁有更多物質並不總讓我們欣喜,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習以為常了。“人類極其擅於習慣生活中的變化,尤其是積極的變化。”加州河濱大學心理學教授索尼婭·呂波密斯基說,“如果您的收入增加了,會給您帶來快樂,但您的願望也會跟著水漲船高。增加的收入也許能讓您在更好的小區買更大的房子,結果那的鄰居們也更有錢,您想要的反而更多了。您已經踩上了‘享樂跑步機’,試圖讓它停下來或減慢速度,確實是一種挑戰。”

    呂波密斯基教授說,一種可行的方法是盡量有意識地欣賞和感謝您所擁有的,時常提醒自己敝帚自珍,將“享樂跑步機”的速度減緩下來。具體做法很簡單,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數數自己的幸福,又或者您可能想記日記,或者向他人表達感激之情。關鍵是要找到一種方法,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保持清醒的認識,避免簡單地把它們擺在四周。

    呂波密斯基教授坦承,因為您是在與自己的自然傾向作鬥爭,所以,感激和讚賞很難持久。如果您的日記或每日感謝變成了乏味的例行公事,就不再有什作用了。您可能需要變換使用其他技巧。

    增加多樣性、新穎性或驚喜,也可以幫助您更珍惜自己的所有。比方說,如果把一幅畫掛在同一麵牆的同一個位置,除了剛買回家的那段日子,您不會再多看它一眼。但是,如果把它與另一個房間的另一幅畫對調,您就會用新鮮的眼光觀看兩幅畫,而且會更欣賞它們。

    呂波密斯基教授還建議,應嚐試與他人分享您的所有,並敞開心扉,迎接新體驗。這意味著您可以把自己的東西借給別人,或者與他人分享。呂波密斯基教授做了一個實驗,給實驗對象每人家寄去一大包巧克力,告訴其中一些人盡可能多吃,告訴另一些人不準吃,第三組人可以自行選擇吃多少。

    結果如何呢?現在再麵對巧克力,與可以敞懷吃、或按照通常食量吃的人相比,被禁止吃巧克力的人吃得更有滋有味。“暫時放棄一些東西確實有助於我們保持樂在其中的能力。”呂波密斯基教授說。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海外文摘(2015年1期)》,方便以後閱讀海外文摘(2015年1期)正文 金錢能買來幸福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海外文摘(2015年1期)正文 金錢能買來幸福嗎?並對海外文摘(2015年1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