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識馮契哲學範疇的“中國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黨史文苑(2015年16期) 本章:正文 初識馮契哲學範疇的“中國人”

    初識馮契哲學範疇的“中國人”

    探索與爭鳴

    作者:王豔

    [摘要]馮契哲學範疇的中國人,既是馬克思主義化的中國人,同時也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人。他既浸濡了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又立足於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方式和人的自由全麵發展,他是轉識成智的人,是自由和真善美齊具的人,是平民化理想人格的人。

    [關鍵詞]轉識成智自由和真善美平民化理想哲學範圍的人

    馮契(1915-1995)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哲學家和哲學史家,他一生致力於中國哲學史和哲學元理論的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中國哲學界享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對人的理解上他追求的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人,或者也可以說是中國人的馬克思主義化。他通過轉識成智為人、自由和真善美之人和平民化理想人格的人等見解,充分表達了他所說的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人,也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人。

    一、“轉識成智”為人

    馮契堅持沿著實踐唯物主義的道路,處理好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的關係,吸取各種哲學派別中的合理因素,闡明無知到有知、知識到智慧的認識過程,從而達到中西會通、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的辯證統一的哲理境界。這就是他的轉識成智為人的思想的核心。

    首先,他認為人要密切關注現實中麵臨的迫切問題。他以毛澤東著作為例,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普遍知識轉化為中國革命智慧的事實。他認為《論持久戰》緊密結合了抗戰時期的情況,回答了抗戰的前途問題。他還認為《新民主主義論》也是這樣典型的智慧之學,是立足中國國情、曆史特點,並將中國革命作為世界革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來理解,回答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和意義。它們鮮明地體現了從無知到有知、從知識到智慧的辯證運動。

    其次,他主張人更要保持心靈的自由思考。與同誌討論,與師友討論,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主體進行獨立思考。馮契讚同荀子所說的“以仁心說,以學心聽,以公心辨”[1]p203的態度。他認為獨立思考要防止兩種傾向:一種是在浩瀚的知識海洋迷失了自己,妄自菲薄;或者認為自己無能為力,不能為人類的知識和智慧添磚加瓦,無法有所作為。另一種是獨立思考後,有一些心得,於是沾沾自喜,狂妄自大,認為自己就可以構造一個體係。保持心靈的自由思考,還需要踐履者具有堅強的意誌和堅韌的毅力。在沒有幹擾的正常環境下,人們進行自由思考,也許還不算難事,但在困境、在磨難中,還能獨立思考,保持理性的思辨和人格的獨立以及精神的自由,則是相當困難的。換到當代,在他人淫靡的生活中,在常人的話語體係中,學者或學人能保持心靈的自由,獨立思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歸根結底,獨立思考的意誌和毅力,都來自堅定而執著的現實又理想的追求。

    馮契主張人的轉識成智,就是“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方法,它是知識飛躍到智慧的過程,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與認識自我和改造自我的統一,也是從求真的純科學知識形態到達“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智慧狀態。轉識成智和思辨的方式,與德性的培養相結合,人才能頓然領悟到有限中的無限、相對中的絕對。

    馮契認同恩格斯所說的無限的前進運動,認為無限的辯證法中包含三個範疇:“有限”,“無限”,“無限前進運動”。無論是客觀辯證法還是主觀辯證法,都是有限和無限運動的統一,是無限的前進運動,是曲折性和前進性相統一的螺旋式上升運動,也是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的相互作用的辯證發展過程。思維的力量總是要轉化為現實的力量。這個問題在馮契那,順理成章地變成了德性自證。人認識了天道和人道,就要使這些大公之理化為自身的德性,凝道而成德。

    在德性自證的過程,馮契指出要做到三個方麵。第一是要真誠。真誠是德性鍛煉和培養過程中貫穿始終的原則,要有赤子之心,從而獲得人格上的德性,如同兒童般的直率、質樸,並自覺貫穿自己人生的全過程。第二是要警惕異化現象。這是說,人必然生活在一定物質基礎的社會中,尤其人類到目前為止,客觀存在著對物的依賴關係,因此要防止人的主觀無知而對權力和金錢的迷信和崇拜,從而失去人的尊嚴、人的真誠。要自覺地與現實的異化的因素作鬥爭。第三是要解放思想,破除種種思想的蒙蔽。人主觀上有情意,容易偏私偏愛,客觀上存在對未知事物的不了解、不認識,容易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片麵性和主觀盲目性,因此要解蔽,要做到“去私,莫如強恕;解蔽,莫如學”[2]p12。也就是說,一方麵,要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學識和素養;另一方麵,要努力實行“忠恕”之道,在社會交往中正確處理各類關係,自尊也尊重他人,推己及人,與人為善。人若實現了德性的自證,則進行的就是知、情、意統一的自由活動。

    在這種自由活動中,人獲得了理性的自明。主體掌握了天道和人道,運用它,凝練它,能反省,能認識自我,真正做到了“自知者明”。人在參與自由活動中,還獲得了意誌的自主。道凝結為德,一定表現在人的行為和人生過程中,能自主地進行選擇和一以貫之地堅持道和德。這種意誌的力量,來自於明確的道指引而來的方向,是自由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過程中,人還獲得了情感的自得。自明自主而後來的自得,是德性的自然,是生生不已的原動力,是怡情的樂趣。這種自得中包含著憂患意識、批判的精神,並非個人的安身立命,而是“我”和時代的一同進步發展,甚至站在時代的潮頭,以小我的力量,盡力推動曆史的前進發展[3]p19-25。

    二、“自由和真善美”之人

    馮契將自由視作人的理想的實現,是在現實中發現理想,又把理想現實化的活動過程。人的自由,從認識論的角度而言,人類從事實踐活動,從現實中汲取理想的因素,又促使理想轉化為現實的活動,就是說人的理想的實現就是人的自由本身。

    從價值論的角度來看,人不僅運用外在的尺度來從事生產,而且把人的內在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從而實現人的目的,將人的本質力量物化,進行著價值創造。同時,從美學的角度來理解,人的目的通過實踐活動在對象身上得到實現,人們在人化自然中直觀自身,實現主客體的統一,達到必然和自由的統一,這意味著審美的自由。此外,自由意味著自願和自覺,自願地選擇,自覺地遵循行為中的應當規則,體現著義利、義理關係的統一,是德行的自由。

    不管如何來理解自由,確定無疑的是,自由是人的理想的實現。這種自由的獲得途徑有兩個方麵:其一是理想人格的培養和獲得。人既是邏輯思維主體,又是行動、感覺主體,還是情感、意誌的主體。人格是理想的承擔者,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的言談行為的展現,也是理想的主觀顯現。在理想人格的建立和培養以及獲得過程中,人越來越成為自由人。其二是人從自在達到自為。人在認識和實踐過程中,將自在之物慢慢轉化為為我之物,主體也就由自在而自為了。在實踐過程中,人的本質力量在勞動產品中對象化,並且人還能在這種人化自然中直觀自身、欣賞勞動產品,體驗美的自由。

    對於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之間的關係,馮契主張人們追求真善美,也就是追求自由的過程,真善美的實現,就是自由的達成。

    馮契理解真善美的“真”,是價值範疇的概念,指的是“符合人們利益、合乎人性發展的真理性認識”[4]p167。它表現在人們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社會理想上麵。價值領域的真,不能脫離善和美,它總是與人的本質相聯係,是人的自在到自為的發展。因此,它既是人類追求客觀規律的過程,也是人類主觀精神的表現,既包含認知,也包含價值評價。如同數學家熱愛數學,探究數學,不僅反映了客觀世界的秩序,也彰顯著強大的人類的精神力量,是天人、物我的統一,是人道和天道的統一。而人類的社會理想,既反映了人類對社會曆史發展的認識,也表達了人們的理想追求。因此,好的社會理想,既要符合曆史發展規律,也要合乎人類的利益。孔子向往堯舜時期,然而曆史的步伐已經越過遠古時代,即使理想很美好,也隻能是一棵不開花、不結果的想象之樹。而孟子講“仁政”“王道”,主張“民貴君輕”,雖然是虛妄的,但是反映了一定曆史條件下人們的要求。中國近現代革命,追求從舊民主主義到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革命過程,既是追求社會理想的過程,也是曆史認識的過程,更是追求實現人類自由的過程。

    價值領域的“善”,必然和道德緊密結合在一起,表現為道德理想和道德行為。道德理想在馮契眼中是關於善的倫理和品德的理想。主要包含有社會倫理和個人品德。社會倫理追求的是義,當然義利、仁義不能分割。個人品德貫穿、具體化為人的道德行為。馮契認為道德和利益是一致的,使群和己的利益都得到恰當的滿足,這樣的道德規範製約的道德行為就能維護社會的合理秩序。中國傳統社會說的仁義並舉,既是出自人性自然的要求、源於愛心,也是必須遵循的社會法則。也就是說,道德既是反映社會關係的法則,也是發自內心的要求。道德行為不僅是自發的,更出自自覺。因此,自由的道德行為出自自願和自覺的統一。一方麵,人的道德行為跟人的理性認識深刻相關聯,從而能夠涵養功夫,保持自覺;另一方麵,人的道德行為出自自由意誌,是自願選擇。如果來自外力的壓迫,就很難去討論是善是惡。道德理想和道德行為現實化就表現為人們文明的交際方式和良好的社會風尚。總之,善是人道原則和自然原則的統一,是品德與智慧、道德境界和哲理境界的統一。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黨史文苑(2015年16期)》,方便以後閱讀黨史文苑(2015年16期)正文 初識馮契哲學範疇的“中國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黨史文苑(2015年16期)正文 初識馮契哲學範疇的“中國人”並對黨史文苑(2015年16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