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黨爭之端倪初現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東山小鹵 本章:第87章 黨爭之端倪初現

    重生之朕即國家

    到定陵祭拜神廟後來到壽山西南南麓的朱由校對許弘綱在廣州同葡人的談判進展一無所知,這將作為光廟陵寢所在。

    明朝同其他朝代一樣,注重從來被視為等同戰爭,與國運休戚相關的根本大事的祭祀。

    祭祀為‘五禮’之吉禮,皇帝作為真龍子,每年需要躬親祭祀的有十三次,有夏至大祀地於方澤、冬至大祀於圜丘、仲春祭仲秋祭先農和曆代帝王廟;除此外還有太歲、風雲、雷雨等中祀和祀。因祭祀繁複,皇帝大多讓勳戚以代之,尤其神廟很少親自出席。

    此前在圜丘祭時,朱由校見若躬親前往,花費巨大,便照前例以英國公代;遇曆代帝王誕辰也如此。而此次,並非常規祭祀,全因他在紫禁城覺得憋屈之故。他本以為自己身為子,當一言九鼎,所下聖諭定然無阻,可卻被事實一次次的打臉,就借著勘查皇考陵寢的名義,來壽山皇陵散心。

    此時,四周散布著駱思恭帶領的五百餘錦衣衛緹騎,將朱由校護衛在中心。除了內侍紀用外,伴駕的還有內閣方從哲、孫如遊及兵科揚漣、禦史左光鬥等人。

    孫如遊入閣之後,仍有如戶科給事中程注、刑科給事中陳所誌等人論其‘蒙昧入閣,義當決去’,左光鬥更以中旨頻發,全因子‘私意用人’,去如遊方可使‘公道旁昭’。雖朱由校不為所動且屢次斥責,但孫如遊卻抵擋不住輿論,連番上書‘引疾求歸’。

    而方從哲更是因為李可灼敬獻紅丸和之前讚成暫緩移宮連招彈劾;楊漣又因當日竭力敦促西李移宮,被指其以從龍之功邀寵,故而二人皆上疏稱病求去,讓朱由校看到的黨爭的端倪。

    朱由校對在旁的涇渭分明的幾人渾不在意,召負責營建光廟陵寢的工部左侍郎王永光上前,問道,“皇考陵寢何日興工,何日可竣?”

    王永光字有孚,號射鬥,是北直大名府東明縣(山東菏澤東明)人,現年60歲。他在神廟時曆任吏部員外郎、通政司參議、右僉都禦史、浙江巡撫等職責,光廟登極之後升右都禦史兼工部左侍郎事。

    該地為王永光同禮部右侍郎李騰芳共同選定,原為景泰帝陵故址,俗稱景泰窪,‘先是景泰中建為壽宮,英宗複辟,景皇帝葬西山之麓,陵基遂虛’。

    選光廟陵墓於此並非應付,後來劉一、孫如遊也來看過,回奏稱壽山以‘皇山二嶺最吉,癸山丁向至貴至尊,所有潭峪祥子諸嶺俱不能及,蓋百靈護’,便仿照昭陵(穆宗朱載垕墓)格局進《圖》,整個工程預算1萬兩。

    時值嚴冬,跪在冰冷泥地的王永光額頭卻冒著熱氣,他剛勘查完陵工采石場回來,“回皇上,陵寢可在氣回暖後開工,若財用充足、物力皆舒,半年可成。”

    “恩,朕已親覽此前所進圖,心甚慰。”

    “皇上,若陵殿工程並舉,臣恐恐財用不敷,今又值多事之秋,臣乞皇上敕諭內臣,將宮禁一切傳造盡為停免,即有不得已之役,待大工告竣徐議舉行。”

    “愛卿是指噦鸞宮?”

    噦鸞宮夷為平地之後,司禮監王安奏應加速重建,以免不明真相的臣民誤以為子虐待先皇遺愛,朱由校本以為花銷不大,也就從內帑撥十萬重建。

    王永光伏地勸到,“皇上,臣還聞各監以內府所蓄物料正加緊興造各色物件,還請皇上三思。”

    朱由校這些日子每都會收到外廷奏請裁減宮中用度的折子,苦於不能名言要做生意,否則各種勸諫又會蜂擁而至,隻得全部留中。見王永光當麵提及,隻好敷衍道,“,內府奉旨造辦成衣、煤球等項並非供朕私用,稍晚些時候大家都明白了。”

    “皇上……”

    朱由校擺擺手,打斷道,“在此好生監理,應效仿皇祖定陵,多設機關、不得在金剛牆(地宮墓牆)、牆壁、龍門石等處上留下任何指明地宮位置的印記,免得不孝子孫盜掘祖宗陵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之朕即國家》,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之朕即國家第87章 黨爭之端倪初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之朕即國家第87章 黨爭之端倪初現並對重生之朕即國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