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曲藝表演2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胡元斌 本章:第三章曲藝表演2

    第三章曲藝表演2

    相聲

    相聲是形式短小精悍,語言幽默風趣,通俗易懂,為廣大青少年所喜聞樂見的最常見的曲藝藝術形式。相聲誕生在清代末年,是從口技演變而成的,曾在諷喻朝政、抨擊時弊、傳播知識以及開展文娛活動上起過積極的作用。最初由演員在布帳子麵暗場表演,後來才改成與觀眾麵對麵的明場表演。

    (1)相聲的特色

    相聲在發展過程中曾經把口技中的“雜學”、全堂八角鼓中的“逗哏”、評書中的“貫口”、蓮花落中的“太平歌詞”和滑稽二黃中的詼諧表演等,加以吸收融化,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這種特色按照相聲演員們習慣的說法,就是講究“說”、“學”、“逗”、“唱”。

    說燈謎、對聯、酒令、字意、繞口令、俏皮話、反正話、笑話等;學人言、鳥語、市聲、各種人物的音容笑貌、各種表情姿態;甲、乙兩人裝成一客一主、一智一愚或一正一反,插科打諢,抓哏逗趣;演唱無伴奏的弦子書、民間小調、太平歌詞;學唱京劇、地方戲並作滑稽表演。

    表演對口相聲時,甲是逗哏的,乙是捧哏的。逗哏的主要敘述故事的發生發展,摹擬各種人物,發表褒貶評論;捧哏的對逗哏的敘述,不斷提出疑問,展開辯論,或加以發揮補充,以增加喜劇氣氛,使聽眾發出笑聲。

    相聲的結構是三段體。一般分為“墊活”、“正話”、“攢底”。攢底應該在酣暢的笑聲中嘎然而止。“編筐織簍,全在收口”,相聲中攢底是很重要的。

    (2)相聲的“包袱”

    相聲引人發笑的藝術語言叫“包袱”。它是相聲演員沿用的術語,實際上和笑料、噱頭的意思完全一樣。運用中有“係包袱”和“抖包袱”的過程。

    一般說一段笑話,有一兩個包袱就可以了。一段相聲則至少得有四五個包袱,否則容易影響演出效果。從笑話發展成相聲的過程,是不斷豐富內容、增加包袱的過程。如侯寶林整理、表演的《關公戰秦瓊》,有將近3000字,而原來的笑話僅有300多字。傳統相聲中有不少曲目都是由小“墊活”鋪衍成的。

    相聲的主要藝術手段就是逗笑。因此沒有包袱就不成其為相聲。笑,應該是有褒貶的笑,有愛憎的笑。要使笑者有所感奮,有所啟發,有所醒悟,有所警惕。不能隻是哈哈一笑,開開心而已。

    說笑話貴在自然。應該做到“我本無心說笑話,誰知笑話逼人來”。寫相聲、說相聲也是這樣。除了要端正創作態度外,還需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識,不斷探索包袱產生的規律,用自然、健康的笑聲,去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

    包袱應從相聲中一些引人發笑的喜劇因素中產生。它必須真實地反映生活,運用精練、概括的語言,巧妙安排的結構和前後呼應的情節等各種手段,產生藝術上的效果。

    包袱必須風趣而不粗俗,幽默而不油滑,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脫穎而出,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演員也要善於標新立異,不拘泥於老一套。

    (3)相聲的種類

    相聲可分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三大類。

    ①單口相聲

    單口相聲顧名思義是由一個演員單獨表演的相聲。它以“說”為主,有一定的故事情節、生動的人物形象,在敘述情節的來龍去脈時,多采用反問式的手法。代替觀眾給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再給以解答。單口相聲一定要有精練的詞句、幽默的情節,切忌語言拖拉、平鋪直敘。

    ②對口相聲

    對口相聲是相聲形式中最常見的一種,由甲乙兩個演員對說,甲為逗哏,乙為捧哏,兩者緊密而巧妙地配合表演,在一句扣一句的幽默對話中,抖出了包袱,收到了藝術效果。

    ③群口相聲

    群口相聲是由3個或3個以上的演員表演的相聲。它除了對口相聲所有的逗哏和捧哏外,又增加了一名或多名角色——“泥縫兒”。

    三者之間可以各自分擔一定的責任。當然,三者間的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對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的表演更加細膩,結構更加嚴謹,氣氛更加熱烈。

    (4)相聲的結構

    一段相聲和一篇文章一樣,要求情節緊湊、人物鮮明、語言精煉,講究起承轉合,敘述、說理、爭辯也要求重點突出、層次分明。一篇完整的相聲作品,由開頭到結尾,要求步驟分明,節節上升,推向高潮,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

    ①“墊活兒”

    相聲本身有一些習慣用語:一段完整的相聲段子叫“一塊活”,一段相聲的開場白、前言叫“墊活兒”。從墊活兒轉入正文叫“人活”。正文也叫“正活”。一段相聲的結尾叫“攢底”。

    墊活兒有長有短,有的能發展成獨立小段,有的能衍成一段相聲。它的安排和運用必須由遠至近、由彼至此,以有助於聯係作品的主題。傳統相聲的墊活兒有的像一頂帽子,放在哪段相聲段子前頭都可以。新相聲的墊活兒已成為正活兒的必要組成部分。

    ②“正活兒”

    是表達主題最突出的部分。在正活兒的每一個小段落,都要求組織好包袱,用來塑造人物,展開情節,充分表達作品的思想意義。觀眾由此受到的藝術感染也會一次比一次深刻。

    ③“攢底”

    指相聲的結尾,也要設計一個包袱。因為相聲的表演規律是直線上升的,事物發展到頂點,藝術效果也就達到了,正活兒也就接近結束了。

    “底”要攢在矛盾處於高潮的地方,也就是喜劇效果最強烈的地方。要做到總結全局,前後呼應,設計一個又脆又響的包袱,但決不能節外生枝,脫離主題。

    (5)相聲的語言

    相聲是通過說、學、逗、唱而抖響包袱、引人發笑的一種語言表演藝術。相聲語言的基本特點應該是:幽默、詼諧。變化多姿,使觀眾聽後放聲大笑,心曠神恰。

    ①明快犀快

    要求模擬人物的語言要幹淨利落、鮮明犀利,抨擊錯誤論點,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②生動形象

    指不論寫人還是敘事,語言都必須具體、生動、形象,使觀眾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感覺非常親切。

    ③通俗易懂

    相聲的語言是從群眾的口語加工提煉而成的,它既不是著得懂聽不懂的書麵語言,也不是充滿濃鬱市民氣息的老北京土話,而是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的普通話。

    ④豐富多彩

    相聲語言的豐富多彩表現在多用方言上。傳統相聲中經常使用“例口”,即用山東話、山西話、上海話等的方言來模擬人物的音容笑貌。後來又增加了廣州話、南洋華僑話、日語、英語等,在語言上日益豐富多彩。

    如相聲《寧波話》表演時說“沙發”是簡譜的“54”、“棉紗線”是“357”,連在一起如練簡譜,聽來歡快動人。

    相聲語言的豐富多彩,還表現在經常采用演出的學唱節目上。如從過去的學唱京、評、豫、越、戲曲、評彈、鼓曲、快書,直至今大學唱的各種通俗歌曲以及吉他彈唱。

    ⑤悅耳動聽

    傳統相聲中如《菜單子》中的報菜名、《地理圖》中的報地名、《大保鏢》中的背練武趟子等,表演時達到了語言流暢、聲韻悠揚的效果。此外,相聲中經常有各種形式的歌曲、曲藝參與其間,為相聲的語言增添了音樂性。

    (6)相聲的表演技巧

    在相聲中安排包袱,要善於借鑒傳統技巧,不斷推陳出新,適應時代的需要。組成包袱的手法很多,最主要的有重複、否定、反常、錯覺、雙關、誇張、打岔、曲解、諧音、爭辯等10種。

    ①重複法

    把矛盾的假象重複3遍,第四遍時巧妙地加以突變,揭示事物的真象。例如《友誼頌》:

    甲:外國能聽懂相聲嗎?

    乙:聽不懂沒關係,有翻譯呀!(為製造假象鋪墊)

    甲:噢!一個演員旁邊站一個翻譯,說一句,翻一句?

    乙:那多好哇!(繼續鋪墊)

    甲:現在我們開始說段相聲。

    乙:威諾比根,柯勞斯套克。(第一遍)

    甲:相聲是中國的民間藝術。

    乙:柯勞斯套克,耶包克阿特齊洽納。(第二遍)

    甲:相聲這形式,形式活潑,戰鬥性強。

    乙:伊太斯來夫,力安密勒騰特。(第三遍)

    甲:這個形式是鞋不使錐子——真(針)好!狗攆鴨子——“呱呱”叫。

    乙:這……

    甲:翻哪!

    乙:我翻不過來了,俏皮話怎翻哪?!(第四遍抖“包袱”)

    這種手法演員稱它“三番四抖”。

    ②否定法

    表不一的人,說一套做一套,經常自我否定,不能自圓其說。例如《買佛龕》:

    乙:年輕人說什?

    甲:“大娘,上街了,買佛龕了啊!”這不是句好話嗎?

    乙:啊!

    甲:老太太不願意聽啦!“年輕人說話沒規矩。這是佛龕,能說買嗎?得說請!”

    乙:請。

    甲:“大娘,我不懂,您那個多少錢請的?”“嗐,就他媽這個玩藝兒,4塊!”

    乙:怎……

    甲:一心疼錢罵上啦!

    ③反常法

    把違反常規的事物,按照符合常規來講。例如《愛優點》:

    甲:兩個人談戀愛都是愛對方的優點。

    乙:那是啊!

    甲:男方向女方征求意見都這說:“小張,我們倆接觸這長時間了,你談談還有什意見嗎?”

    乙:征求意見。女方怎說?

    甲:“我沒什意見了,我很喜歡你,我感覺你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學習,你品行端正,辦事認真,尤其喜歡你的是你肯幫助人,能做到舍己救人,大公無私。”

    乙:這多好哇!

    甲:有專愛對方缺點的嗎?

    乙:沒聽說過。

    甲:男方征求意見:“小張,你究竟愛我哪點呢?”

    乙:小張說什?

    甲:“愛你那點兒?第一,我愛你會說謊話,我們認識這長時間,你一句真的沒有!”

    乙:謔!

    甲:“第二,我愛你膽子大,誰的錢你都敢偷。”

    乙:瞎!

    甲:“尤其最愛你的是你不講衛生,3個月不洗一回腳。”

    乙:沒聽說過。

    ④錯覺法

    由於錯覺而造成誤認為正確的假象。例如《女隊長》:

    甲:我領著記者出了村,老遠就看見戴紅邊草帽的了。

    乙:那就是你愛人。

    甲:我趕緊跑過去:“桂英!記者找你說說,桂……大爺!”

    乙:為什叫大爺?

    甲:留著兩撇胡子哪!

    ⑤雙關法

    一語雙關,產生誤解。例如《老站長》:

    乙:你家住哪?

    甲:河北上海。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表演興趣觀摩(精裝)》,方便以後閱讀表演興趣觀摩(精裝)第三章曲藝表演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表演興趣觀摩(精裝)第三章曲藝表演2並對表演興趣觀摩(精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