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西方現代藝術設計流派之巡禮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唐濟川 本章:正文 第三節 西方現代藝術設計流派之巡禮

    在藝術設計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現代藝術設計的思想和觀念,也形成了諸多的風格和流派,它們匯集於藝術設計的曆史長河中,彼此交相輝映,推動著藝術設計的不斷前進。“風格”與“流派”的演繹與爭鳴恰是這藝術設計曆史長河中最波瀾壯闊、最華美的一段樂章。

    一、“美”的困惑

    英國在1851年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以展示工業革命以來取得的發明成果。而這些出自當時機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產品在造型上非常醜陋,毫無美感可言。約翰·拉斯金和威廉·莫斯看到工業生產的這種弊病後,極力倡導一種追求美術與技術、實用和審美相結合的設計改良運動。

    “工藝美術運動”起源於19世紀下半葉的英國,是由理論家約翰·拉斯金和實踐家威廉·莫斯倡導的一場藝術設計運動,旨在扭轉工業革命批量化生產造成的產品藝術性下降以及裝飾上過分追求繁瑣的維多利亞風格,它涉及裝飾藝術、家具、室內產品和建築等各個領域,並且波及歐洲其他國家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國,影響深遠。

    作為英國著名藝術理論家、畫家、詩人和政治家,約翰·拉斯金成為工藝美術運動的精神領袖,他比同時代人具有更廣闊的視野,他用文化視角來看待藝術現象,在其著作《建築的七盞明燈》中,他提倡複興“富有創造精神”的中世紀手工藝,“因為手工操作是最寶貴的東西”,拉斯金認為機器帶來了人們鑒賞力的下降、心智脆弱和人與人關係的冷漠等社會問題,機器是導致藝術毀滅的罪魁禍首,拉斯金的思想成為工藝美術運動的理論來源。而威廉·莫斯卻受其影響,把這種思想精神貫徹到了設計實踐中,他聲稱要通過對實用藝術的革新來解決這些問題,他主張回到中世紀的傳統,恢複手工藝技術,反對機器美學。為此莫斯組織成立了“莫斯設計事務所”,並連續不斷地舉行了一係列的設計展覽,其設計內容涉及建築與室內設計、工業產品、書籍裝幀等。在英國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品味設計及高雅設計的機會,從而促進了“工藝美術運動”的發展,莫斯也因此被稱為“現代設計之父”。

    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的設計風格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麵:

    第一,強調手工藝技術,明確反對機械化生產。認為產品之所以出現低劣的裝飾,其一切罪惡是由於機器的生產造成的,他們認為隻有手工藝才能創造出真正的美的造型。同時主張藝術家要和技術家合作,共同創造出美的產品,要達到這樣一個目標,即“使藝術家變成手工藝人,使手工藝人變成藝術家。”

    第二,在裝飾上反對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以及各種古典的、複古主義裝飾風格。提倡哥特式風格和其他的中世紀裝飾風格,注重功能,講究簡單,樸實無華。

    第三,裝飾上推崇自然主義,注重借鑒東方藝術的特點。推崇自然的裝飾紋樣,主張藝術家“向自然學習”。

    第四,主張設計的誠實性,反對為迎合世俗的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的設計傾向。

    在莫斯等人的努力和影響下,這股抵製工業化、恢複手工藝的設計思潮迅速發展,從英國蔓延到了歐洲各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及美國,波及設計的各個領域,成為一場聲勢浩大的設計運動。但是,莫斯否認機械化大生產,拒絕使用機器,違背了曆史發展的潮流,這也就是工藝美術運動未能持久發展的原因。功與過總是並行的,“工藝美術運動”的設計改革和探索,特別是它所體現出的民主思想和現代精神,為現代主義設計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它是現代設計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設計改良運動,它所提倡的“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原則,有助於彌補藝術與設計的隔閡;它所開創的真實自然的設計風格,有助於消除雕琢堆砌、玩弄技巧的設計弊病。這些都對後世的藝術設計思潮或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就點而言,它標誌著現代藝術設計的開端。

    二、“裝飾”的激情

    莫斯所領導的“工藝美術運動”,提出了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原則,強調設計的藝術性和裝飾性,這些都對後來的設計運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但是他反對大機械化生產的做法,卻違背了曆史發展的潮流,沒能解決當時社會存在的諸多問題。為此許多藝術家、設計師仍在不斷改革和探索,並湧現出新的設計潮流。

    1.新藝術運動

    “新藝術運動”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生在歐洲大陸的一次影響很大的設計運動,是由古典風格走向現代運動的一個轉折點。1896年巴黎開設了一家名為“新藝術”的商店,專售這種新風格的產品,後人據此把這種新風格的藝術統稱為新藝術。“新藝術運動”實質上是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在歐洲大陸的延續與傳播,準確的說新藝術是一場運動,而不是單一的一種風格。新藝術運動涉及麵廣(幾乎席卷了設計的各個方麵,從建築、家具、產品到平麵設計,以及雕塑、繪畫、文學、音樂、戲劇、舞蹈等無所不包),延續時間長,影響深遠而巨大。

    新藝術運動中包含了許多設計流派,雖然他們體現出的風格有很大的不同,但從時間、思想、根源、影響等方麵來看,卻有相同之處,正是這相同點使這些設計派別在思想上結成聯盟。實際上,新藝術運動是對當時兩種不同設計潮流的反動:一種是19世紀人們對於工業化時代的恐懼和厭惡;另一種是彌漫整個19世紀的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從這點來看,新藝術運動與工藝美術運動一樣,都力主恢複傳統手工藝,反對工業化風格和雕琢的維多利亞風格,都主張從自然東方藝術中吸收營養,反對機械化的批量生產;主張藝術和技術的結合。但作為一種新的設計運動他又與工藝美術運動相區別,在對待傳統裝飾風格的態度上,工藝美術運動主張複興中世紀的哥特式風格,新藝術運動則完全放棄對傳統風格的借鑒;在對自然的態度上,工藝美術運動主張師法自然,新藝術運動則反對低俗的臨摹與仿造,認為設計師應當發揮更為自由和豐富的想象力,對自然形式加以提煉,發覺隱藏在自然背後的真正的美。這也是新藝術運動的代表符號。

    新藝術運動風格被許多批評家和欣賞者看做是藝術和設計方麵最後的歐洲風格,因為在此以後,歐洲幾乎再也沒有這種地域範圍廣泛的藝術運動產生,新藝術運動展示了歐洲作為一個統一文化體的最後輝煌。它試圖打破純藝術和實用藝術之間的界限,內容幾乎涉及所有的藝術領域。新藝術運動從本質上來講仍然是一場裝飾運動,但是它所使用的自然的花紋與曲線,脫掉了守舊折衷的外衣,由繁瑣走向簡約,是現代設計簡化的最初步伐,也是由古典傳統向現代過度的重要轉折和環節。

    2.裝飾藝術運動

    在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和歐美新藝術運動兩股裝飾風潮驅動下,裝飾主義運動在藝術設計史上也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設計思潮。裝飾主義運動在20世紀20年代興起,到30年代成為一個國際性的流行設計風格,影響到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家具設計、工業設計、平麵設計、紡織品設計和服裝設計等幾乎設計的各個領域,是20世紀重要的設計運動之一。這場運動的參與國雖然隻是法國、美國和英國,但這種風格卻成為世界流行風格,甚至地處遠東的上海都可以找到“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和室內設計,可見其流行之廣。裝飾運動主張從傳統藝術中汲取創造元素,提倡機械美學,趨於簡單的幾何形設計。較之新藝術運動,它更有現代主義設計的特征。在藝術設計風格上,主張采取直線和對稱的抽象構成形式,但又不完全限於直線和對稱形式,它特別強調在設計中運用紅色、藍色、黃色等原色和金屬色彩。

    裝飾藝術運動有一定的兩麵性。它對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都有一定的排斥性,但是又不能完全脫離兩者的影響,甚至還吸收了它們的設計元素,如麥金托什等人的直線風格就深深影響了裝飾主義運動風格。從藝術思想和藝術形態方麵來看,“裝飾藝術運動”又是對矯作的新藝術運動的一種反動。“新藝術運動”強調中世紀的、哥特式的、自然風格的裝飾,強調手工藝的美,否定機械化時代的特征,而裝飾藝術運動恰恰是要反對古典主義的、自然的、單純的手工藝的趨向,主張機械化的美。因此裝飾藝術運動更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

    裝飾藝術運動與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幾乎是同時發生,各方麵都受其影響,但裝飾主義運動主要強調為上層顧客服務,與現代主義的意識形態、立場觀點完全不同,因而沒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發展,而隻有現代主義成為真正的世界性設計運動。裝飾藝術運動在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人性化與機械化的結合方麵作了有益嚐試,對20世紀8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具有啟發意義。

    三、“功能”的衝動與強化

    20世紀初,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工業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存空間和生活方式,以及審美取向。此時,功能主義設計思想逐漸在設計師中形成並蔓延。“合理的功能產生完美的形式”,設計師們正在從一個新的角度,創造藝術家所不可企及的新形式和新作品,藝術設計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1.德意誌製造業聯盟

    在德國“青年風格”發展到後期階段,對裝飾的批評已經形成一股勢力,德意誌製造業聯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製造業聯盟是德國第一個設計組織,成立於1907年,其創始人有德國著名外交家、藝術教育改革家和設計理論家赫爾曼·穆特修斯、現代設計先驅彼得·貝倫斯及比利時建築師亨利·凡·得·威爾德。這個組織旨在提高工業產品的質量,公開追求商業目的,奠定了德國產品重質量的傳統。其宣言主要提出了藝術、工業、手工業應該結合;主張通過教育和宣傳來提高德國的設計水平,並促進藝術、工業以及手工藝的合作;協會僅僅是一個行會組織,應該逐步走上非官方的道路;應大力宣傳和貫徹功能主義並承認現代工業;反對任何形式的裝飾;應推行標準化和批量化生產方式六個問題。這份宣言明確提出了“標準化”的問題,順應了工業文明的發展潮流,是曆史上明確提出將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第一個設計組織,同時也使設計師明確了現代設計的發展趨勢。在德意誌製造業聯盟這一宗旨的推動下,德意誌民族血液中崇尚理性、科學與實用的思想被激活,一種注重功能性、實用性、間接性並以流暢的幾何線條作為造型設計特征的“功能主義”設計風格逐漸形成。

    德意誌製造業聯盟在工業領域進行了廣泛嚐試,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果。除此之外,德意誌製造業聯盟還經常舉辦各種展覽,出版圖冊與作品集,以宣傳聯盟的宗旨與觀點。聯盟還經常與一些文化組織及出版機構合作出版設計作品集,推薦聯盟所認為的“優良設計”,提倡注重功能性、實用性以及形式簡潔的設計理念。這一係列的宣傳不僅極大地推動了德國工業設計的發展,而且對普及“功能主義”的設計理念與知識起到了積極作用。隨後歐洲其他各國紛紛效仿德國,成立類似的組織,使歐洲現代設計出現了一個蓬勃發展的局麵。

    2.包豪斯風格

    “包豪斯”是德文Bauhaus的音譯,原是1919年在德國魏瑪成立的一所工藝美術學校的名稱。該校創辦人及首任校長,是著名德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格羅佩斯,包豪斯雖然僅生存了14年的時間,但它的理論與學說卻對整個世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包豪斯”學校注重基礎課的理論與實踐並舉,通過一係列理性、嚴格的視覺訓練程序,來培養學生觀察世界的嶄新方式;同時開設印刷、玻璃繪畫、金屬、家具細木、織造、攝影、壁畫、舞台、書籍裝訂、陶藝、建築、策展等13個不同專業的作坊,培養學生精準的實際操作能力。這種教學方式在當時傳統的學院派看來是十分另類的,但它後來卻幾乎成為全世界現代藝術和設計教學的通用模式。格羅佩斯親自為“包豪斯”設計校舍,其設計在功能處理上有分有合,關係明確,實用方便;在構圖上采用了靈活的不規則布局,建築體型縱橫錯落,變化豐富;立麵造型充分體現了新材料和新結構的特色。其成為後來形成的“包豪斯”建築風格的“開山鼻祖”,也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先聲和典範,更是現代建築史上的一個程碑,於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包豪斯存在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他對現代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包豪斯”的設計沒有任何裝飾,簡潔、強調幾何構成,創造了一種現代、簡約、順其自然的藝術風格,在設計理論上,包豪斯提出了三個基本觀點:

    (1)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

    (2)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

    (3)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規來進行。

    這些觀點對於工業設計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使現代設計逐步由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即用理性的、科學的思想來代替藝術上的自我表現和浪漫主義。現在,“包豪斯風格”一詞常被用來表示它在設計上的特色,如今包豪斯的設計在生活中已隨處可見。

    包豪斯作為一種設計體係在當年風靡整個世界,在現代工業設計領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學趣味可以說整整影響一代人。雖然後現代主義的崛起對包豪斯的設計思想來說是一種衝擊,但包豪斯的某些思想、觀念對現代工業設計和技術美學仍具有啟迪意義,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工業設計道路方向的選擇是有幫助的。

    四、“技術”的魅力與昌盛

    20世紀初的一係列重大科學技術的發明,使人們逐漸認識到科學技術在人們生活、實踐活動中的重要作用。設計師們由此開始以誠摯與理性的思考來取代“新藝術運動”那種狂熱的設計藝術夢想,也就是以科學性取代藝術性,所以被稱為“機械時代的設計美學”。他們倡導“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設計思想,設計上不斷采用新材料新技術,完全拋棄傳統,技術的魅力被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1.流線型風格

    “流線型”設計風格是消費主義與技術發展的產物,它原是空氣動力學名詞,用來描述表麵圓滑,線條流暢的物體形狀,這種形狀能減少物體在高速運轉時的阻力。但在工業設計中,它卻形成了一種象征速度和時代精神的造型語言,不但發展成了一種時尚的汽車美學,而且滲入到家電領域,影響了從電熨鬥、烤麵包機到電冰箱等的外觀設計,成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最為流行的產品風格,是美國現代主義設計的主要表現形式。

    美國的設計運動從一開始就帶有濃鬱的實用主義商業氣息,其設計出發點是能否促進銷售。隨著20世紀30年代以後大工業化生產已經成為主流的生產方式,工業產品因此也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有更多的工業產品。相應地,設計界也被要求提供更多的設計以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為此,為適應市場需要,工業界努力發展新的材料和開發新的生產技術,20世紀30年代,塑料和金屬模壓成型方法得到廣泛應用,這就確定了設計特征,無論是冰箱,還是汽車的設計都受其影響。設計師們運用新材料新技術設計新的產品,滿足消費者以及銷售者的需要,由此形成了“流線型”設計風格。

    流線型風格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迎合了大眾的趣味,得到了認可,其魅力首先在於它是一種走向未來的標誌,這給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人們帶來了一種希望和解脫。因此,流線型在感情上的價值超過了它在功能上的質量。在藝術上,流線型與未來主義和象征主義一脈相承,它用象征性的表現手法讚頌了“速度”之類體現工業時代精神的概念。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流線型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現代風格。當然,流線型樣式發展到後期出現了濫用局麵,甚至出現在一些毫無實際效用的家電設計上,成為隻注重形式的純粹樣式主義。但是,流線——這種表示速度的形式被用在了靜止的物體上,體現了它作為技術美學符號的強大作用,在流線型風格的泛濫中,功能與美、技術與藝術得到了另類的統一與契合。雖然從功能的角度來看,出現了濫用流線型的設計現象,但並不會因此而影響流線型風格在現代設計史中的重要地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藝術設計學導論》,方便以後閱讀藝術設計學導論正文 第三節 西方現代藝術設計流派之巡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藝術設計學導論正文 第三節 西方現代藝術設計流派之巡禮並對藝術設計學導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