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道崗之戰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黃阿木 本章:第十四章 三道崗之戰

    孫靖宇、戴鴻賓等對周邊的情形做了一番分析,決定先攻打通河,通河東邊是依蘭,南邊是方正,西邊是木蘭,通河的高銘三太囂張,10月初,高銘三設計,在通河紅軍副司令盧連峰接收投誠的胡子時,盧連峰通匪,將盧連峰抓了起來,並將大同盟的人都關了起來,清洗控製了通河保安總隊,有三四百人,並公開打出國民黨旗幟,後三江人民自治軍派人去接收,高銘三也拒絕了。打掉通河就是拔掉一個釘子,也是對李華堂的打擊。

    鬆花江已經封凍,會議商議,以兩路夾擊,北路戴鴻賓帶收編的依蘭騎兵大隊00人,從依蘭過江,從江北一路往西至通河,南路孫靖宇帶特務團400步騎,往西到方正,再會同方正大同盟自衛隊,過江至通河,兩路約定1月6日夜1點在通河城下會合。孫靖宇率隊經達連河、沙河子、大羅勒密,1月5日晚抵方正,一路上順利,沒有遭遇戰鬥,當晚召開軍事會議,進行戰鬥部署,出席會議的有特務團營長吳雲甫,方正蘇軍司令部副司令武昌文、祁連山,和方正大同盟自衛隊大隊長趙維卿,副大隊長趙雲鵬等,趙維卿原是反日會的,介紹了通河的情況,高銘三為防止從南麵攻城,已經將鬆花江冰麵刨開三、四米寬的溝,必須繞道從西邊黑河口過江,再來攻城,

    1月6日傍晚,三江自治軍400人和方正自衛隊00人到達黑河口屯,找了當地兩個向導,趁夜涉冰過江,趙雲鵬為先頭部隊,過江後地形複雜,河泡眾多,繞來繞去,最後向導也繞丟了,午夜1點已過,看來向導故意帶錯了方向,孫靖宇部已經不能在約定時間趕到通河,最後繞出來,看到通河縣城,已大亮。通河城高牆厚,外有城壕,都被潑水成冰,拉上電網,打造成一個堅固的冰城,城周邊地麵開闊,很不利白攻城。

    此時,戴鴻賓的騎兵隊在通河東5、6公的三站被擊潰,戴鴻賓從依蘭過江,經清河鎮、祥順鎮都很順利,清河、祥順保安隊都不戰而退,1月5日下午到達三站以東,三站村長寫信表示迎接,戴鴻賓派偵察人員到三站,在街道上進行偵查,沒看到部隊,遂放鬆了警惕。5日半夜先頭部隊到達三站,突然被攻擊,損失很大,攻擊方火力很猛,原來高銘三連夜在三站埋伏了四十多人,保安總隊副兼四隊隊長毛鳳林帶隊,攜有1毫米彈頭重機槍,又稱”十三毛”重機槍,射程遠,幅射麵大,殺傷力很大。戴鴻賓大隊人馬到後,開始攻三站,毛鳳林憑借土牆和炮台抵抗,並打電話要求增援,高銘三即派一大隊隊長徐占林帶0多人支援,亮後,情勢明朗,高銘三又兩次派二大隊隊長於平心帶0多人攜帶機槍赴三站,派騎兵隊長吳金山帶10多名騎兵前去增援。最後,高銘三選拔10多人,親自乘汽車趕往三站指揮作戰,並運去大量彈藥。高銘三據堅固守,依蘭騎兵大隊損失很大,高銘三還派人出三站南門往東迂回攻擊,最後騎兵隊不支退卻。此戰依蘭騎兵大隊死4人,被俘0多人,軍心動搖,騎兵大隊長景龍潭很是不滿。

    高銘三將俘虜衣服扒光,鐵線捆綁,帶著部隊,洋洋得意回到通河,已是1月6日晚上,時間正好來得及。1月7日晚10點,孫靖宇指揮攻城,方正自衛隊攻打西門,三江自治軍攻打南門與東門。守城的抗共青年團由高銘三兒子指揮,將棉花醮上煤油點燃拋到城牆外,照得如同白晝,給攻城造成極大困難。擔任主攻任務的營長吳雲甫,指揮四挺機槍對準兩個炮樓子集中射擊,但炮樓子的“十三毛”重機槍的火力,四挺機槍壓不住。在連續派三個爆破組都沒有成功爆破城牆後,吳雲甫指揮全部機槍,集中牽製炮樓子火力,掩護一排發起衝鋒,一排衝鋒受挫,吳雲甫爬到城牆時中彈身亡,吳雲甫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戰士們報仇心切,繼續攻城,高銘三有炮手隊,槍法準,加上機槍火力猛,攻城傷亡越來越大,膠東軍區戰鬥英雄、副連長杜勝左臂被炸斷。

    攻城戰鬥持續二宿一,通河蘇軍不明情況,以為土匪攻城,也協助防守,到1月9日晨,為避免更大的傷亡,另聽聞李華堂已在增援,攻城部隊主動撤退,回到方正。此戰三江人民自治軍18人陣亡,0多人重傷。兩打通河不成,在北滿引起震動。景龍潭、王連富帶依蘭騎兵大隊一去不返,回湖南營,投奔了謝文東。孫靖宇首戰失利,心情十分沉重,更打擊他的事情接踵而來。佳木斯國民黨書記長張玉書到土龍山,組建了東北挺進縱隊第二縱隊第一支隊,原依蘭保安大隊中隊長孫景濤,被收編為旅長,宏克力的李宗祥,打死蘇軍兩名叛逃,也被收編為團長。

    1月10日,孫訪友以去雞寧收編為名,帶支隊向林口進發,中午,走到虎山,孫訪友召集親信開會密謀,將安插在隊中的共產黨全抓了起來,1月11日晨,回師勃利,讓留守的大隊長劉成彬抓了共產黨派來的支隊副司令王景坤,所有人都看押在東燒鍋,然後封鎖消息,準備晚上攻城。晚11時,孫訪友率600多人,開始攻城,王仙九部從南麵和西側主攻縣政府,並警戒西大營增援部隊,劉成彬、秦伯仁等部先奪取神社、公安局和大同盟,後從東麵和北麵進攻縣政府。縣總隊主力為警衛排及00人朝鮮大隊,早得知消息,已經做好防禦準備,從外圍據點邊打邊退,退守縣政府大院,憑險固守,孫訪友部四麵圍攻,均被打退,成僵持之勢,直到色微明,縣總隊西大營一個大隊趕來增援,劉成彬、王仙久在碾子河河槽遭到夾擊,潰散而逃,縣總隊乘勝追擊,擊斃50多人,王仙九、劉成彬以下被俘0多人。此戰,縣總隊傷亡60多人。

    此時,張雨新部就在雙河鎮,聽到槍聲,但一直沒有過來支援,孫訪友大罵張雨新不講信義,後聽從參謀長意見,要與縣政府談判,交換戰俘。1日晨,孫訪友來到囚室,向王景坤申明此事,最後王景坤給縣政府寫了一封信,勃密虎饒地委書記於化南接信後,同意了停戰,交換戰俘,自中午起,分四批,直到晚上,全部戰俘交換完畢,期間,孫訪友不願交換時,陣地附近,落了三發炮彈,是牡丹江援軍打的,張德鎮、李開江、高永安的那個團,被牡丹江人民自衛軍收編為19團,自衛軍政治部主任王希克正帶著這支隊伍要去接收東安,走到林口,碰到勃利求援的人,就動員他們派了兩個連三百多人來勃利支援。

    縣政府,連夜召開會議,王景坤建議發動進攻,孫訪友軍心已經渙散,但牡丹江援軍不願助攻,打還是不打,意見不能統一,這時收到情報,謝文東秦秀權部在倭肯襲擊了縣總隊朝鮮族大隊新兵連,並向勃利縣城進發,張雨新部也在往勃利縣城進軍,要增援孫訪友,鑒於力量相差懸殊,於化南決定,向林口轉移,14日傍晚,縣政府、縣總隊、牡丹江援軍集聚勃利車站,西大營部隊遲遲沒來,轉而聽聞副總隊長徐漢章在西大營叛亂,打死縣總隊政治處主任以下多名共產黨員,於化南等隻好連夜乘車去往林口。

    1月15日晨,孫訪友召集勃利縣各界民眾與學生,揮著旗,迎接謝文東的隊伍,最前列是一架膠皮轆大馬車,坐著一個胖老頭,寬臉大眼,戴頂土耳其皮帽,穿著一件羔皮大衣,除了一個趕車的,車上還拉著兩具擲彈筒,後頭再沒其他車輛,跟車走的是身著各式各樣衣服的隊伍。這架膠皮轆大馬車不常見,常見的是木轆,轆邊緣包了一層鐵製輪轂。老頭就是謝文東,當他摘下帽子向人群揮動時,能看見他是個禿頭,兩邊還有點頭發。不管怎樣,這老頭很神氣,威嚴十足。

    謝文東進入勃利,一呼百應,從者雲集,隊伍改稱為東北挺進縱隊第一縱隊,收編了鮑得水、張繼武、王得利等團,雞寧、密山、寶清的楊士範、蘆俊堂、賴明發、喻殿昌等隊伍也來聯絡依附,謝文東主持重組原滿洲國縣長李儒忱為首的勃利縣政府,釋放了11月0日被關押的縣長趙聰,國民黨書記長徐凱,重建國民黨黨部,並按匯豐昌李夢飛的倡議,由裕順隆、元發火磨、匯豐昌、濟東源、合升利、德茂當等六大家作保。以縣政府名義,發行了《勃利流通券》,以充軍餉。於化南等到達林口,正好新上任的合江省委書記張聞,合江軍區司令員方強也剛到林口,聽聞事變,張聞指示於化南等去雞寧開展工作,張聞沒再北上,轉去寧安縣,方強堅持北上,正好有一列蘇軍貨運列車在林口裝卸完貨物,前往佳木斯,征得同意,1月18日,方強等人登上列車,在蘇軍保護下,來到勃利站,勃利守軍不敢不讓蘇軍列車通過,糾纏半時後,列車開往佳木斯。方強三十多歲,曾任中共西北局候補委員。

    同一,於化南等和朝鮮大隊去往雞寧,走到楊木站附近時,突然遭到郎亞彬團伏擊,由於沒有警惕,損失慘重,傷亡80餘人,不得不退回林口,朝鮮大隊什不願再去雞寧,要求留在林口,作為警察部隊,歸蘇軍指揮,蘇軍不收留,又不準他們駐紮,朝鮮大隊將槍械交給蘇軍,解體自散。於化南、王景坤等隻剩50餘人,隻好往牡丹江轉移,沒敢乘車,隻能步行,轉移途中遭襲,於化南失散,19日被龍爪段振久團抓獲,經審訊,認定是共產黨要員,關內人,於0日在龍爪南山被殺。王景坤等0餘人最後輾轉到達牡丹江。

    李華堂率部從土城子增援通河,與高銘三會合,兩人商議了一下周邊情勢。木蘭縣是通河的西邊屏障,蘇聯紅軍8月底進木蘭後,收繳了日本守備隊的槍支,沒多少就撤離了,留下蘇軍副司令,原抗日軍第五軍的陳德山抓武裝,和地方維持會保安隊長張金鎰張胡不對付。而木蘭西邊的巴彥縣,前期同樣存在共產黨的蘇軍副司令和國民黨的地方維持會之間的爭鬥,隻是共產黨下手早,保安隊武裝被巴彥蘇軍副司令,原抗日軍第三軍的張祥控製,清洗改組之後,成立了巴彥人民自衛軍,時有攻打木蘭之勢。李華堂當即決定打木蘭,聯係好張胡,打木蘭很順利,淩晨入城,一夜之間,兵不血刃,繳了百餘人的木蘭保安隊的械,驅趕走了陳德山。李華堂留下營長李殿發李大擼子百餘人協助守城,即返回通河。

    此時,孫靖宇三江人民自治軍從方正退回依蘭,江對麵的方正縣急需解決,方正有少量蘇聯紅軍,但高銘三和方正自衛隊大隊長趙維卿早有聯係,通河之戰幸虧是趙維卿暗地報信,並讓向導引錯路線。針對這種情況,李華堂決定打方正,方正大同盟自衛隊由城防司令部直接領導,城區有大隊部、第1中隊和1個守衛隊,先期與趙維卿暗訂協議:隻打十字街東部大同盟總部興雅塾與城防司令部計司國大樓等目標而不向西推進一一西邊永和棧是自衛隊大隊部駐地。

    1月4日晚,高銘三部百餘人與李華堂部百餘人分別過江,在方正縣北堡友愛村會合,設立指揮部,張繼然指揮,午夜發動進攻,李鳳舞率部攻北門、西門,高銘三、於平心攻東門,由於有內應,獲得口令,首先攻破東門、北門,並撲向城防司令部和大同盟本部,占領了縣城半條街,方正自衛隊主力皆撤到順興隆燒鍋院內,在城防副司令武昌文指揮下,依托炮台進行抵抗。亮以後,方正自衛隊重新部署,一中隊從北二道街發起反攻,一直打到西大廟,俘虜李華堂部營長以下幾十人,上午9時許,方正自衛隊第三中隊從伊漢通趕到,從東十字街向東反攻。李華堂部、高銘三部從縣城撤出,5日,從友愛村撤離回通河。此戰,蘇聯紅軍有支援,方正方麵死11人,被俘10餘人,包括城防副司令祁連山。

    回到通河,李華堂總結了一下,此戰前期看起來順利,其實打得倉促,地形不清,敵情不明,首先就不能由著趙維卿按兵不動,如果趙維卿起兵反正,結果不會如此,李華堂喜歡的是謀而後動,打方正還是謀得不夠,接下來隻有是設法交換俘虜了。這時,張胡派人來,在巴彥、木蘭交界的石河,石河保安隊幾十人,剛剛憑借村公所的大院和韓家油坊的圍牆,打敗了共產黨的巴彥縣人民自衛軍00多人的進攻,提議巴彥、木蘭、東興、通河,慶安縣的保安隊搞“五縣聯防”,李華堂、高銘三對這個建議很感興趣,組織一個“幾縣聯防”,在這種情勢下十分必要,延壽、鐵力、方正都有可能拉進來。

    李華堂最關心的還是依蘭,如果和張雨新、謝文東聯手,和三江人民自治軍能有一拚。有兩個消息傳來,一個是1月5日淩晨,張黑子策動,包景山、蔡興坤率林口縣大隊二中隊和縣公安局所屬的6個分局以及郎亞彬部共數百人,南北夾攻,包圍了林口縣政府、公安局和縣大隊,戰鬥一直激烈地進行到上午9時,蘇軍司令部派出援兵。此戰,縣大隊方麵死10餘人,多人負傷,張黑子方麵傷亡相當。1月1日,在蘇軍保護下,縣長和縣大隊百餘人,乘火車撤離林口,到達牡丹江。張德鎮、李開江、高永安團隨即公開反叛,接受牡丹江黨部收編。至此,勃利、林口、通河、木蘭、東興、延壽、雞寧、密山、寶清等縣處於國民黨勢力範圍。

    另一個消息是孫靖宇被撤,方強成為合江軍區司令員兼依蘭第一軍分區司令員,依蘭軍隊整編,特務團成一團、新兵團成五團,共有千餘人,楊清海的依蘭保安總隊成十九團,近千人,還有史純儒9團、楊繼新炮兵團、騎兵團等,整編時打散各團編製,老兵到新兵團當幹部,新兵抽到老兵團。加強共產黨各級領導,這點李華堂很清楚,滲透進去,隊伍就被共產黨牢牢掌握了,這是李華堂佩服又頭疼的地方,當年共產黨拉九軍主力去西征,李華堂不也是毫無辦法。

    後麵這個消息讓李華堂很是著急,大雪紛飛,一冷似一,這個年不能太平,給高銘三交代了一下加強警惕,李華堂即出通河,一路往東,經大羅勒密過江,趕到依蘭土城子,並和雙河鎮的張雨新聯係,提議聯合謝文東一起打依蘭。張雨新很讚同李華堂的提議,蘇軍這王八犢子已經重返勃利,喝令謝文東等武裝退出勃利,現在的局勢,和依蘭必有一戰。而謝文東從勃利出來,駐紮五站、七台河,派鮑德水、穆青山、梁希文個團400人去接收他一直惦記的雞寧,雞寧維持會倒是願意,被雞寧蘇軍拒絕。穆青山呢,氣憤不過,在蘇聯紅軍司令部門外邊,把一輛蘇軍吉普車門砸開了,搶去槍支和紅軍票四千餘元。蘇軍向他們要槍,穆青山不但不給,還把兩名蘇軍戰士給綁走了。武康怕把事情鬧大了不好辦,把人放回去,交回兩隻槍,留下兩支。第二早晨大鼻子乘汽車追擊,和粱希文、鮑得水團在勃利遇上了,打了一個多時,打壞大鼻子汽車兩輛,打死打傷大鼻子四、五人。粱希文、鮑得水團自己傷亡也很大,這下,謝文東和大鼻子也結上仇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洪》,方便以後閱讀洪第十四章 三道崗之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洪第十四章 三道崗之戰並對洪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