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互聯網+”資源(2)

類別:未分類 作者:劉潤 本章:第25章 “互聯網+”資源(2)

    成立新機構也有新的問題如果新的機構跟老的機構是完全割裂的,不能借用老機構的資源,那就跟創業沒什區別;畢竟是轉型,跟創業者相比,新機構有老機構的生意幫襯著,但這是一把雙刃劍老機構如果用得不好,它就是負累;用得好,它就是資源。孔夫子說中庸是最高境界,因為拿捏分寸真的很考驗一個人、一個組織的修為。

    如何處理新機構與老機構的關係,很多企業都在探索。芬尼克茲的探索可以用邏輯思維的口號來概括有種、有趣、有料。是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對象。

    母公司有控製權,創業團隊享受更大收益權

    新的機構屬於誰,這是轉型的一個根本問題。

    新機構的股權配置有四種模式

    全資子公司一種極端的方式是企業創始人認為整個公司都是我的,新成立的機構也是我的,在新的機構全資子公司他還是雇用職業經理人,年終給一些分紅,而不是引入創業者。這是把資本以及原有資源、品牌的價值放到了團隊的價值之上。實踐證明,這種模式不利於調動團隊的創業積極性,成功概率是比較小的。

    風險投資另外一種比較極端的方式是風險投資、美元基金,比如投資小米的,投資迅雷的,風投投資很多錢,但不控股。風投認為,這個公司得是你的,不能是我的,如果我控股,那你就變成打工者了有股權激勵的打工者。

    舉個例子,風投投資600萬人民幣,占15的股份,相當於公司的估值是4000萬人民幣,創業者一分錢都沒投入,就相當於擁有了3400萬的估值,他們會奮力拚搏,去把估值由虛轉實。在資本價值和團隊價值、商業模式價值之間,風投更認可後兩者的價值,資本的價值被弱化。創業者的積極性、潛能會極大地發揮出來。

    對於傳統企業來說,如果按照風投方式去做,這個公司跟我關係就不大了,我變成了投資者、資源投入者,這真的很“天使”,但不是我在轉型。

    那怎辦呢一些企業嚐試在傳統做法和風投模式之間尋找平衡點。這又分成兩種做法。一種主流的嚐試是比較偏互聯網的,另一種嚐試是比較偏傳統的,但都是往中間邁了一步,都在走向“中庸”。

    偏互聯網的方式

    偏互聯網的方式是讓創業團隊拿出10的錢,比如新公司注冊資本是1000萬人民幣,創業團隊要拿出100萬人民幣比如總經理拿出50萬,其他高管總共再拿出50萬,母公司拿出剩下的900萬。但母公司隻占新公司49的股份,創業團隊占51的股份,相當於母公司給創業團隊贈送了41的股份,讓創業團隊有了控股權。當創業團隊達到某些業績指標時,就可以真正享有這額外的41的收益,這帶有對賭條款的性質,能激發創業團隊的期待和鬥誌。

    為什要讓創業團隊掏錢不掏錢就成了幹股,宗毅對幹股的評價十分到位“共享收益,但不共擔風險。”在成熟的企業,基本商業模式是ok的,誰出的力大一點,收益就該多一點,那個時候重要的是共享收益。在創業的時候,重要的是共擔風險,因此宗毅不相信幹股方式,對此我非常認同。讓創業團隊掏10的錢是非常正確的,他們的決策和行動會更像是真正的創業者。

    偏傳統的方式

    宗毅的做法是偏傳統的方式。芬尼克茲要成立一家新公司,出來競選總經理的人必須掏出10的資金,這樣大家共擔風險,假如公司注冊資本是1000萬,對一個打工者來說,100萬不是一筆小錢,他的投資決策會是審慎思考之後的決定。

    這個總經理會組建五六個人的創業團隊,這些高管都必須掏錢來占股,總經理和高管加起來拿出大約250萬現金,占25的股份,這樣他們才有資格參與投資這個新公司。然後芬尼克茲的兩個創始人宗毅和張總各拿出25的資金,他們加起來占50的股份。還有25的股份是由原來的裂變公司的高管和員工來投資,這樣他們個人的利益就跟這家新公司的成敗綁定了。

    宗毅比較聰明的地方是,他相當於控製了這家公司,他和張總占了50的股份,創業團隊要把所有零散的股份匯集起來與他倆持平,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另外,新成立的公司的董事會隻有三個人,各占25股份的張總、宗毅及占10股份的總經理。這樣張總和宗毅就有壓倒性的投票權。雖然很多事是總經理的團隊在做決定,但這家公司本質上還是屬於宗總和張總的,他們並沒有放棄這家公司的絕對控製權。當然如果這個總經理說服了張總,那他們的話語權也會比宗毅大,但這是理想狀態,可能性很小,因為宗毅和張總是一條線上的。這是比較精妙的設計。

    那,接下來的問題是,公司開始運營之後,10的股份對新公司總經理有足夠的激勵作用嗎

    新公司的分紅模式是宗毅整個設計中最精妙的部分。

    假如新公司有盈利,每年是強製分紅的,稅後利潤分成20、30、50這三個部分。

    50的稅後利潤按照股權結構進行分紅,讓每個投資的員工都能即時感受到投資收益,不是每個人都希望十年之後公司達到了一定規模再賣掉股份賺一票大的,大部分人是期待年終分紅的。總經理有10的股份,因此在這塊可以分到5的稅後利潤。

    30的稅後利潤留下來作為企業的滾動發展資金,投入再生產。總經理在這部分有3的權益。

    還有20作為管理團隊的優先分紅。這塊就是管理團隊的額外收益。前麵說過,管理團隊共有25的股份,其中總經理占了10,也就是五分之二。那,20的特殊分紅總經理可以拿到8。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互聯網+:小米案例版》,方便以後閱讀互聯網+:小米案例版第25章 “互聯網+”資源(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互聯網+:小米案例版第25章 “互聯網+”資源(2)並對互聯網+:小米案例版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