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意見分歧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秦直道 本章:第八十四章 意見分歧

    郭文義的幾個設問已經讓溫子升和夏侯善心一怔,當聽說偽造那個鐵牌要梟首示眾更是吃驚不小。這是依照哪條法律定下的規矩問題不在針對於此的嚴懲峻罰,而在於這個所謂的五原特區難道有了自己製定的法律條款了嗎如此,致廷尉府於何地另立朝廷嘶怎可能

    到底是搞紀檢監察工作的,僅憑一個身份造假的處罰立刻就能聯想到“另立中央”這大的政治事件上去。事實上,溫子升他們的懷疑是有道理的。懷朔鎮是大魏的一個軍鎮,形製上相當於州郡,不存在“一國兩製”的特殊情況。朝廷也沒有授予懷朔鎮地方自治權,社會管理采用的是同一套法律體係。沒有可能允許你另起爐灶,單獨搞一套“地方法規”。

    實際情況是,高歡來五原之後首先推出一套“八準八不準”的社會管理製度,用新的行政手段規範五原人的行為舉止,執行力度甚至比大魏法律還嚴格。作為一枚後世而來的刑警,高歡豈能不知道以權代法的危害性但是,目前他還不敢大肆使用魏法來管理五原。因為很大一部分法律條文過於嚴苛,動不動就是腰斬、梟首、棄市、剁手、砍腿、刺字等酷刑。說實在的,他是秀才招雞,下不了毒手。九成以上都是災民流民,偷搶盜是普遍現象,如果嚴格按照律法處罰,五萬流民剩不下幾人了。這需要一個過程,穩定、安居、飽食、衛生、知恥、規範、文明,然後才是法治社會。可是,又不能沒有約束的放任自流,所以,五原特區適時推出臨時的“八準八不準”代替魏律管理社會。這就難怪溫子升他們浮想聯翩了。

    這幾天三人分別都在五原民眾中走訪,雖然內容各有側重,但獲取的信息量都差不多。郭文義是深入民間,夏侯善的主要方向是軍隊,溫子升是全麵了解。由於最初的策略是微服進入,不與五原方麵正麵接觸。先通過基層民眾聊天懇談,掌握第一手資料,初步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後,再依據彈劾內容逐一核對。最後通過公開接觸,質詢釋疑,逐條落實,形成可信確鑿的證據鏈條後上報禦史中尉。至於元中尉如何向皇帝交待,那就不是他們這些小嘍囉能管得了了。

    雖說每一位禦史都有檢舉彈劾百官之權,但受命調查的案子就不能隨便上書了,有憑有據是起碼的職業道德底線。

    北魏的禦史製度,既沒有達到唐朝時期禦史言官可以“風聞奏事”,而且不負任何責任的高度,也沒有落破到明朝晚期的禦史言官成為利益交換的保護傘。北魏朝廷照貓畫虎的設立蘭台禦史以糾察百官,黜罰貪贓,但禦史沒有證據的胡說八道也是要承擔責任的。高歡的祖父高謐就曾是治書侍禦史,因其執法嚴苛,不徇私情,得罪了豪強貴胄,被人嫁禍,坐法徙邊,這才有了渤海高氏一脈流落北地的淒涼,也才造就了曆史上的高歡奮發圖強的一幕。

    應該說,溫子升他們的調查手段和調查方向是切實可行的。中秋狂歡節開幕那天進入五原城,一晃七天過去了。調查的內容越來越離譜,甚至有些內容根本弄不明白,還怎進行下去三個人今天是第一次全麵匯總各自掌握的調查材料。

    夏侯善提出的疑點,五原無疑是符合彈劾奏折上的條款的。按照慣例,五原當下所體現出來的表征,足可以給他按一個“國中之國”或“意圖獨立”的罪名。可你又拿不出強有力的證據證明這兩項罪名是成立的。比如鎮軍軍官的稱呼一事,團長、排長是什東西人家說那是民壯們鬧著玩的。為了不至於讓人誤會這些民壯都是鎮兵,所以胡亂的起了一個普天之下沒有軍隊用過的一個名號。怎地,不行嗎

    依照大魏軍製,一幢兵力三至五百人。五原的幢主是高歡,明麵上表現出來的正式兵卒數量也就那多,甚至不到五百人的滿員員額。表麵上看不出違製。至於五個居住點加起來兵員數量遠遠不止這些。問起來,人家說這些都是民壯。地處邊關,軍鎮的職能本來就是全民皆兵,你能說人家這是養兵自重這些養兵的費用又沒有伸手向朝廷要,自掏腰包替朝廷訓練民壯,本該大加獎賞的,怎還成了罪責了倘若依次定罪,軍鎮還是軍鎮嗎不如改為州郡算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待從頭,折騰舊山河》,方便以後閱讀待從頭,折騰舊山河第八十四章 意見分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待從頭,折騰舊山河第八十四章 意見分歧並對待從頭,折騰舊山河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